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诗人登城楼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首句“山势碧环合”,以“碧”字点出山色之美,以“环合”描绘山势连绵,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接着“溪光缟带明”,以“缟带”比喻清澈的溪流,形象地表现了溪水在阳光下明亮如白绸的景象。
“牛羊成晚景”,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牛羊在夕阳下归家,增添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砧杵助秋声”,“砧杵”是捣衣工具,在古代常用于洗衣,此处借指捣衣声,与秋风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凄清氛围。
“酒薄人情废”,写出了诗人因酒质不佳而感到兴致减退,侧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官闲吏事生”,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天东归兴满,不为忆莼羹”,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的强烈愿望,不为任何物质享受,只为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