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霄天马俱龙种,四十万蹄云锦斑。
一自渔阳鼙鼓后,不知几个到骊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场景,以"九霄天马俱龙种"起笔,形象生动地赞美了马匹的神骏和高贵血统,仿佛是从九重天降临的龙种。四十万蹄如云锦般斑斓,展现出马群的浩荡与华丽。然而,诗人接着引入历史的转折,"一自渔阳鼙鼓后",暗示了战乱烽烟,暗指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局势。最后,诗人发出疑问:"不知几个到骊山?"表达了对这些马匹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盛世不再、昔盛今衰的感慨。整首诗寓言深刻,借马图抒发历史兴衰之感。
不详
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传语幽人范叔豹,雾隐何时窥一斑。
天下草堂随处取,无此玉湖浮玉山。
晴港阴塍乳犊眠,凉风绿鬓飏缲烟。
埋名惭愧芦中老,坐阅江湖逆顺船。
风捲湾埼半折蒲,意行弄水不嫌迂。
笔床正掠鹅群过,疑杀山阴染翰图。
眠溪大树不见日,牧鹅小儿兼钓鱼。
南风相送玉湖口,舟子饭时吾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