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僧庐草剑石崖根,惯见西湖不喜论。
安得便如居士意,移为官舍读书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士将僧庐移作官舍的意愿与场景。开篇“僧庐草剑石崖根,惯见西湖不喜论”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居士对于僧庐环境的熟悉和偏好,以及他对于外界喧嚣的不屑一顾。"安得便如居士意,移为官舍读书轩"则直接道出了居士希望将僧庐搬迁至官舍,以便于自己阅读书籍的愿望。
从这短短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隐逸追求的表达。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建筑空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其情感之真挚、意境之独特,是这首小诗给人的深刻印象。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道旁方讶扑人香,金蓓花开满担装。
尚有松钗挂枝杪,买归偏称插山堂。
荠花繁处蝶争飞,忽忆前年三月时。
流水流杯人共醉,晚来疏雨又新诗。
野药随宜种,芎苗嚼最香。
屐痕休厌数,桤树逐溪长。
柳营谋客自枫宸,去去尖风雁字匀。
莫把吟诗替横槊,新亭北望正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