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儗题黄饶生劫馀草”为题,由清代诗人陈式金所作。诗中描绘了在历经劫难之后,诗人与友人重逢的情景,以及对友人作品的赞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乱过春回日”,描绘了在混乱中度过春天回归的日子,隐喻了社会动荡后恢复平静的景象。接着,“重逢尧世天”,表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与友人再次相遇的喜悦与感慨,仿佛回到了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我从烽外避,君向劫中迁。”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不同境遇下的生活轨迹。诗人避居烽火之外,而友人则经历了劫难的洗礼。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个人命运的差异,也反映了时代背景的残酷与复杂。
“百首留鸿爪,一篇诉涕涟。”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作品比作留下痕迹的鸿雁,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肯定和对其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同时,“一篇诉涕涟”暗示了作品中蕴含的深情和对过往经历的哀伤回忆。
最后,“寄言大小阮,家乘并流传。”诗人借用了阮籍和阮咸的故事,表达了希望友人的作品能够像阮氏兄弟的作品一样,被后人传颂,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对友人作品价值的认可,也是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际遇、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