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毛澄的《竹根滩》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长江行舟图景。诗人以"短篙入手似长镵"起笔,形象地写出竹篙虽短但力量沉稳,如同长柄农具,暗示了舟行的艰难。接着,"八节滩头一字帆"描绘了船只在险滩中扬帆前进,帆形整齐,显示出船夫的技艺和决心。
"江受石侵云半仄",通过"石侵云"的意象,描绘出江水冲击礁石,激起的浪花仿佛将云朵都染上了波纹,展现了江面的壮阔与险峻。"沙经卤渗水微咸"则进一步点明了航行环境的特殊性,盐碱之地的江水带有微微的咸味。
"舱中药草松潘雪"写出了舟中的生活气息,药草如松潘雪般洁白,可能象征着旅途中的健康祈愿。"筏上苔衣瓦屋杉"则描绘了竹筏上的简朴,苔藓覆盖的竹筏如同瓦屋杉木构成的小屋,透露出舟行者的坚韧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如此山川转东去,峨嵋仙子太思凡"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以及对峨眉山仙子的想象,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