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三)

游燕赏潭洞,舒啸对云峰。

瀑泉飞下银汉,一水净涵空。

前度刘郎诗句,祗咏丹青摹写,佳境未亲逢。

争似我吟赏,携酒屡从容。濯尘缨,挥羽扇,快薰风。

因思往古游者,清兴与今同。

泉石因人轻重,岘首名传千古,登览赖羊公。

陵谷有迁变,勋烈耀无穷。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其三》是曹冠所作,描绘了作者游历潭洞、瀑布飞流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游燕赏潭洞,舒啸对云峰”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地游历山水,对着云峰发出啸声的场景,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的心态。

“瀑泉飞下银汉,一水净涵空”运用比喻,形容瀑布如银河倒挂,潭水清澈见底,空灵而壮观。接下来,“前度刘郎诗句,祗咏丹青摹写,佳境未亲逢”借刘郎(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表达对美景的向往,感叹自己未能亲身经历这样的胜境。

“争似我吟赏,携酒屡从容”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能亲自吟咏、把酒赏景的满足和惬意。下片转向对古人和历史的思考,“濯尘缨,挥羽扇,快薰风”描绘了在清风中洗涤心灵、挥洒自如的情境,暗含着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自我陶醉。

“因思往古游者,清兴与今同”表明无论古今,人们对山水的热爱和清雅之趣是相通的。接着,诗人提到岘首山的名胜,赞美羊公(指晋代名臣羊祜)的功绩,并借此感叹时光变迁和个人的短暂。“陵谷有迁变,勋烈耀无穷”揭示出尽管自然与人事都在变化,但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永垂不朽。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游历山水为线索,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出作者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人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6)

曹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先天地,勋业冠古今”后数日,以右正言张修等论罢。明年,又被论为秦埙假手驳放科名。孝宗时,许再试。绍熙初,知郴州,转朝奉大夫赐金紫致仕,年八十卒。有《双溪集》二十卷,《景物类要诗》十卷,词有《燕喜词》一卷

  • 字:宗臣
  • 号:双溪
  • 籍贯:东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69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游三洞

我本方壶客,飘逸离凡尘。

胸中万卷,谈笑挥翰墨通神。

不慕巢由隐迹,不羡皋夔功业,出处两无心。

坦荡灵台净,廛隐胜云林。念生平,喜旷达,事幽寻。

登临舒啸,惟有风月是知音。

雅爱金华仙洞,一派苍崖飞瀑,四序景常新。

遐想赤松子,来为醒冲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风入松.双溪阁观水

瑶烟敛散媚晴空。云淡奇峰。

澄江金斗平波面,扁舟载、蓑笠渔翁。

仿佛辋川图上,依稀苕霅溪中。舂锄掠水浪花重。

飞傍芦丛。绮霞斜映征鸿影,供吟毫、佳景无穷。

顿起骑鲸游兴,泠然欲御清风。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东坡引.九日

凉飙生玉宇。黄花晓凝露。汀苹岸蓼秋将暮。

登高开宴俎。传杯兴逸,分咏得句。思戏马、长怀古。

东篱候酒人何处。芳尊须送与。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兰陵王.涵碧

晚云碧。松巘飞泉翠滴。

双鱼畔、疑是永和,曲水流觞旧风物。波光映山色。

时见轻鸥出没。

壶天邃,修竹翠阴,虚籁吟风更幽寂。登临兴何极。

上烟际危亭,彩笔题石。山中猿鹤应相识。

对远景舒啸,壮怀豪逸。刘郎何在玩石刻。

感往事陈迹。还忆。少年日。帅旗鼓文场,轩冕京国。

如今老大机心息。有陶令秫酒,谢公山屐。

闲来潭洞,醉皓月,弄横笛。

形式: 词牌: 兰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