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并序(其七十六)

道死如枯木,波涛岂更违。

时人虽不顾,能歇海盲龟。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道死如枯木,波涛岂更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道家对生死的看法,将生命比作枯木,而波涛象征着世间的起伏变化,即使生命终结,自然规律依旧不变,波涛不会因为生命的消逝而违背其本性。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接着,“时人虽不顾”,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不屑与超越,暗示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往往忽视了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能歇海盲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比喻,说明在浩瀚的人生大海中,寻求真理如同盲龟浮出水面一样困难,但仍有坚持不懈者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之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生命、自然和真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94)

居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并序(其七十七)

新创三间舍,多泥虑有风。

门前无贵客,拙意懒迎逢。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偈颂并序(其七十八)

饭吃随时食,心穿独自缝。

若人来问我,招手报伊聋。

形式: 偈颂

偈颂并序(其七十九)

十月夜明深,山寒冷彻心。

弃缘求大道,一衲更无衾。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偈颂并序(其八十)

体得如来意,知无寒暑侵。

悟无成佛者,一一尽无心。

形式: 偈颂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