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残霞散尽鱼天锦,卧柳门前萍叶浸。
一梁尘暝燕空妆,露井风多蛩未寝。
悲秋楚客今逾甚,那有闲情拚夜饮。
屏山凝睇已无存,何况玉锼金带枕。
这首清代朱彝尊的《玉楼春》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静谧画面。"残霞散尽鱼天锦",运用比喻,将落日余晖比作锦缎般的鱼鳞天,形象地展现了天空的瑰丽色彩。"卧柳门前萍叶浸"则描绘了门前柳树倒映在水面,萍叶随波轻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一梁尘暝燕空妆,露井风多蛩未寝",进一步描绘室内情景,梁上的尘埃在昏暗中显得格外明显,只有归巢的燕子空自忙碌,似乎在为无人的宴会做准备。露井边,秋风吹过,虫鸣声此起彼伏,却无人倾听,增添了凄凉之感。
"悲秋楚客今逾甚,那有闲情拚夜饮",诗人以"楚客"自比,表达对秋天的深深哀愁,感叹自己没有闲情逸致去借酒浇愁。"屏山凝睇已无存,何况玉锼金带枕",最后两句写诗人凝视屏风,连曾经的繁华景象都已不再,更不用说那些奢华的装饰品,表达了深深的失落和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出清秋时节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不详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刺绣在深闺,总是愁滋味。
方便借人看,不把帘垂地。
弱线手频挑,碧绿青红异。
若遣绣鸳鸯,但绣鸳鸯睡。
低鬟敛尽云欹侧,粉香都拭。
生憎桂帐秋虫入,教郎轻擘。
红藤细织暹罗席,方花盈尺。
冷波一任鸳鸯拍,残梦无力。
往事记山阴,风雪镜湖残腊。
燕尾香缄小字,十三行封答。
中央四角百回看,三岁袖中纳。
一自凌波去后,怅神光难舍。
横塘答斜日照扉,松钗柳带依依。
犹记石桥下,绿阴小舫催归。
花飞,花飞,独自水上湔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