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为檀道济歌

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

形式: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为结尾,充满了对历史人物檀道济的同情与感慨。通过“可怜”二字,诗人表达了对檀道济命运的深切同情,暗示了其遭遇的不公与悲惨。而“白浮鸠”这一意象,可能象征着无辜或纯洁之物的牺牲,与檀道济被冤枉的命运形成呼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枉杀檀江州”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檀道济被错误地杀害的愤怒与惋惜。檀道济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被冤杀的事件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了一段悲剧性的历史记忆。这首诗通过简短的两句,浓缩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正义缺失、无辜受难的强烈批判与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檀道济命运的描绘,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同情,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正义与人性关怀的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706)

无名氏(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时人为檀道济歌

生人作死别,荼毒当奈何。

形式: 押[歌]韵

读曲歌

死罪刘领军,误杀刘第四。

形式: 押[寘]韵

刘敬叔引诗

鸡山别飞响,雉涧和清音。

形式: 押[侵]韵

民间为谢灵运谣

四人挈衣裙,三人捉坐席。

形式: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