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长

静夜不能寐,揽衣步中堂。

气候变寥慄,罗幌凄微霜。

崇兰萎素姿,蟋蟀鸣近床。

清曲为谁理,况兹秋夜长。

单居易为感,不觉涕沾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深秋夜晚的寂静与凄凉。

首句“静夜不能寐”,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难以入眠,在静谧的夜晚辗转反侧。接着,“揽衣步中堂”描绘了诗人起身披衣,步入大厅的动作,表现了其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气候变寥慄,罗幌凄微霜”两句,通过气候变化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寒冷、凄清的氛围。这里的“寥慄”形容空气的寒冷与空旷,“罗幌凄微霜”则暗示了室内环境的冷清与霜气的轻薄,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孤寂。

“崇兰萎素姿,蟋蟀鸣近床”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兰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蟋蟀的叫声则增添了几分夜晚的荒凉与孤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清曲为谁理,况兹秋夜长”表达了诗人对无人倾听自己心声的无奈与哀愁。在漫长的秋夜里,即使有美妙的音乐,也无法抚慰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单居易为感,不觉涕沾裳”一句,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因孤独、感伤而泪湿衣裳的情感。这一句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综上所述,这首《秋夜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夜的孤独与哀愁,通过环境描写、象征手法以及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凄美与哀伤的艺术世界。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门有万里客

门有万里客,颜面多风尘。

揽衣不及带,问客何方人。

客云二十载,京洛曾相亲。

邂逅同逆旅,广陌比椎轮。

名利苦奔踬,涉迹东西秦。

游吴复适越,今始及堂陈。

坐客相慰劳,斗酒展慇勤。

送客就长道,后会知何因。

形式: 古风

结客少年场

三何富年少,任侠轻王侯。

失意睚眦间,匕首动相雠。

追兵捷飞影,亡命向边州。

一身百技绝,幕府先见收。

七奔乐浪郡,百战黑山头。

数奇业不就,蒙茸惟敝裘。

枕戈三十载,崎岖还故丘。

生存及恩寡,亲旧如云浮。

穷达固有命,分义良所谋。

何为自放浪,坎轲怀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相逢狭路间

相逢狭路间,道狭步还却。

邂逅相与言,君行为谁约。

淳朴久已漓,荣利多萦缚。

世运有推移,物情易磷薄。

枢要摈寒微,肉食轻藜藿。

趑趣历险艰,何如纵丘壑。

躬耕未为劳,吟钓差堪乐。

狭路不足游,请君慎所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东门行

远客恶离曲,孽雁恶弦声。

弦声落雁翼,离曲伤客情。

客行万里远,去去何时返。

鞍马䟤跋劳,宛宛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仆夫中夜饭。

河冰不弭渴,絺绤不禦寒。

丝竹满坐欢,不解游子颜。

游子在他乡,哀歌空自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