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三王判牍帖赞

玉册之楼压吴杭,三川锦绣开故乡。

英姿飒飒熊虎相,红袍金印交炜煌。

百年霸府仪物庞,山判近出功臣堂。

凤宅画诺鹊抵章,五云八体严且庄。

流传世世民弗忘,鬼神呵护谨毖藏。

题染犹带猊炉香,卷端藻墨十二行。

紫橐曾是天台房,我宝此帖随缣缃。

匪徒嗜古思耿光,大谊犹可占尊王。

形式: 押[阳]韵

翻译

玉册楼高耸于吴杭,展现故乡的锦绣繁华。
英雄气概如熊虎般威猛,红袍金印交相辉映,光芒四射。
百年霸业的府邸规模宏大,山形图案近似功臣的殿堂。
凤凰居所的壁画如诗如歌,喜鹊传递的信息庄重而严谨。
世代相传,百姓铭记,鬼神守护,珍藏其中。
题跋上还留有猊炉的香气,卷首的藻墨书写了十二行。
这卷曾是天台阁的珍品,我视它为宝,与丝绸一起珍藏。
我不仅喜爱古物,更因其中蕴含的大义,足以彰显王者风范。

注释

玉册:珍贵的书籍。
压吴杭:高耸于吴地和杭州之间。
三川:泛指江河,这里代指故乡。
英姿飒飒:形容英雄气概。
红袍金印:显赫官员的标志。
凤宅:比喻高贵的居所。
鬼神呵护:神圣不可侵犯。
紫橐:紫色的袋子,古代贵重物品的包装。
天台房:古代宫殿或名胜之地。
匪徒:此处指热爱古物的人。
大谊:大义,深远的意义。

鉴赏

这首宋朝岳珂的《吴越三王判牍帖赞》描绘了一幅华丽而庄重的历史画卷。诗中首先提到玉册楼的威严,暗示了判牍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仿佛吴杭之地因之增色。接着,诗人赞美判牍上的文字如熊虎英姿般雄壮,官员们身着红袍金印,显现出权力与荣耀。

诗中“百年霸府”象征着吴越三王的辉煌历史,“山判近出功臣堂”进一步强调了判牍的来源和其背后的历史功绩。接下来,诗人以凤凰住宅般的华美比喻判牍的精致,以及“凤宅画诺鹊抵章”形象地展现了其纹饰之美和严谨的风格。

“五云八体严且庄”表达了判牍书法的工整和庄重,而“流传世世民弗忘”则体现了其深远影响和人们对先贤的敬仰。最后,诗人提到判牍上仍留有香气,以及卷端藻墨的痕迹,显示其珍贵和历史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判牍的艺术价值,更寓含了对历史传承和尊崇王道的大义的感慨。岳珂以细腻的笔触,将对古代典籍的珍视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融入其中。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孝宗皇帝杜甫万丈潭诗御书赞

于戏中兴,驻跸东南。江沱之安,匪帝所堪。

飙起霆驱,沛泽以甘。慰于望霓,意则可探。

念昔臣甫,赋万丈潭。谓彼应龙,潜雺隐岚。

岂嵌窦是即,岂泉石是耽。救民一心,大造实参。

方阳初骄,民忧未惔。彼界此疆,饮瓢粟甔。

遵养必时,毕毓毕涵。亦既太甚,炎威孔燂。

播奏之艰,□□孰餤。必其来苏,以溉以覃。

帝惟明习,讵不我谙。升自天衢,时乘其骖。

视此沸炉,而忍弗戡。维宁亲是先,匪乐之酣。

维复雠是怀,匪垢之含。郁郁久居,若古有谈。

毋功之幸成,而德之或惭。臣谓此心,与天地三。

龙变难谌,龙髯已毵。心画之昭,贲于宝函。

形式: 押[覃]韵

孝宗皇帝杜甫夜宴左氏庄诗御书赞

帝淳熙兮重华,灿璧跗以秀荂。

根六艺兮正以葩,蔽一言兮思无邪。

噫后人兮谁耶,有臣甫兮不浮以夸。

穷不诎兮之死靡他,志不忘君兮于天之涯。

九渊兮鲸牙,汹怒兮奔拿。

阅三百年兮鼓吹群蛙,皦如英韶兮屏淫斥哇。

搴月兔兮泛灵槎,登钧天兮泰皇家。

御墨兮惊鸦,十行兮整斜。

紫电兮丹霞,因风兮尘沙。

臣有扁舟兮床笔灶茶,愿托宝墨兮水云蒹葭。

恍清梦兮随銮车,臣身江湖兮臣心不遐。

形式: 押[麻]韵

宋素臣惜别诗帖

桂州之帅,予莫知其为谁也。

盍簪得朋,其必有以称此诗也。

黄卷之苦心,意其乐之真足以忘疲也。

若夫屈伸则有时也,而岂以是为富贵之资也。

得路之终期,予固未免犹置夫疑也。

形式: 押[支]韵

张子野诗稿帖赞

观水以心,本于知者之乐。

取射以艺,譬诸巧者之中。

时虽后先之不同,意或迭取而互用。

句葩体庄,字谨心纵。

是曰仁祖太平之词人,遗帖之存,固宜后世之知所重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