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次采石江

东下经牛渚,依然是故关。

客程临岸尽,乡思入鸥闲。

雨涨巴来浪,云增楚际山。

渔翁知未达,相顾不开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顺江东下经过牛渚,这里依旧是往昔的关卡。
旅途临近江边即将结束,思乡之情却在与鸥鸟的闲暇中愈发浓烈。
雨水增多使得巴地的波浪汹涌,云层叠嶂增添了楚地天际的山色。
渔翁似乎明白前路未通,相视之间并未展露笑颜。

注释

东下:顺流而下向东行。
牛渚:地名,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边,以山水形胜著名。
故关:旧时的关卡或关口。
客程:旅途,行程。
岸尽:到达岸边的终点,此处指旅程接近水路的尽头。
乡思:思乡之情。
鸥闲:鸥鸟显得悠闲,比喻诗人内心的宁静或孤寂。
雨涨:因下雨水位上涨。
巴来浪:巴地而来的波浪,巴通常指南方地区,此指长江上游。
云增:云层增多。
楚际山:楚地边缘的山,楚为古国名,此泛指南方地域。
渔翁:老渔夫,此处可能也象征诗人自己或理解其心境的人。
未达:未能达到目的或不通晓情况。
相顾:互相看,彼此对视。
开颜:露出笑容,开心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东下经牛渚时的心境与景象。开篇“东下经牛渚,依然是故关”表明诗人正在返回故乡的路上,而牛渚这个地方虽然只是一个过渡之地,却因是归途中的一站而显得格外亲切。

紧接着,“客程临岸尽,乡思入鸥闲”显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站在河岸边,看着一群群鸥鸟悠闲自在地嬉戏,这些景象无不触动诗人的乡愁和寂寞。

“雨涨巴来浪,云增楚际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雨水使得河流汹涌澎湃,而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更加高峻,给人以壮丽深远之感。

“渔翁知未达,相顾不开颜”此句中的“渔翁”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职业,即打鱼的人。诗人通过渔翁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可能是因为旅途中的不顺利,或者是因为故乡的思念,而与同行者之间都无法展现出开朗的表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归乡路上的复杂感情,以及对于家乡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东归留辞沈侍郎

一第久乖期,深心已自疑。

沧江归恨远,紫阁别愁迟。

稽古成何事,龙钟负已知。

依门非近日,不虑旧恩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写怀

汨没与辛勤,全钟在此身。

半生为下客,终老托何人。

两鬓关中改,千岩海上春。

青云知有路,自是致无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写怀

此生居此世,堪笑复堪悲。

在处有岐路,何人无别离。

长当多难日,愁过少年时。

穷达都判了,休闲镊白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冬夜与友人会宿

君初离雁塞,我久滞雕阴。

隔闰俱劳梦,通宵各话心。

禁风吹漏出,原树映星沉。

白昼常多事,无妨到晓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