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山中效欧阳体

微阳滞幽谷,未雪意先冷。

夜定松吼急,衾裯暗告警。

梦回畴昔在,所历犹耿耿。

板床廓无帷,瓦际寒光冂。

始觉土室陋,宿尘如挂绠。

老婢把湿茅,雅子弄冰阱。

趿屐探空林,千山同一逞。

门前牛犬迹,木末乌雀影。

何必侈坚卧,无干清昼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春日雪山中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谷的幽静与寒冷,以及夜晚松涛的急促,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梦境的回溯,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深刻记忆,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敏感感知。

“微阳滞幽谷,未雪意先冷。” 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微弱的阳光滞留在深谷之中,还未等到雪花飘落,空气中已弥漫着寒冷的气息。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特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夜定松吼急,衾裯暗告警。” 夜晚的宁静被松树的吼声打破,似乎在警告着什么。这里的“松吼”并非真实的自然现象,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反映了他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警觉。

“梦回畴昔在,所历犹耿耿。” 诗人从梦境中醒来,过去的经历依然清晰地留在心中,难以忘怀。这不仅是对往事的怀念,也是对当下处境的一种反思。

“板床廓无帷,瓦际寒光冂。” 描述了简陋的住宿条件,没有帷幔遮挡的板床,瓦片间透出的寒光,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冷寂与清苦。

“始觉土室陋,宿尘如挂绠。” 随着环境的观察,诗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简陋,积聚的灰尘如同悬挂的绳索,形象地表现了居住条件的简朴和生活的不易。

“老婢把湿茅,雅子弄冰阱。” 老仆人拿着潮湿的茅草,雅子则在冰冻的陷阱边玩耍,这些细节描绘了人物的生活状态,既有辛劳也有乐趣,体现了生活的多面性。

“趿屐探空林,千山同一逞。” 穿着拖鞋探索空旷的森林,千山万水都展现出同样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门前牛犬迹,木末乌雀影。” 门前留下的牛犬足迹,木梢上停歇的乌雀身影,这些日常的景象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也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

“何必侈坚卧,无干清昼永。” 结尾部分,诗人提出疑问,是否一定要追求坚固舒适的卧榻,这与前面描述的简陋环境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态度,认为清静的白天同样值得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春日雪山中的独特心境,以及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

袁世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征途

岁晚疲征途,蓝舆载归梦。

野风吹又醒,明月劳相送。

荒村灯火微,远寺钟声动。

投宿僧寮中,所忻酒盈瓮。

形式: 古风 押[送]韵

盱眙山中

山家住林坳,林昏尝晏起。

石隙日初明,午鸡动墟里。

历落下山椒,得此林塘水。

水鸟戏衔鱼,悠然步河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箕山

箕山于太室,如岱有梁甫。

辅岳并称尊,他山遑敢侮。

颍水源更清,石流历可数。

所以让王人,洗耳临其浒。

一瓢弃陶唐,饮牛愧巢父。

后代鲜若俦,高风激千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西山

悠悠逆旅间,忽忽意不展。

振策西掖门,伫览西山巘。

北风纷车尘,晓日出林晛。

遵涂泛州渚,披草践平衍。

水清既近瞩,峰远亦流缅。

故术寻崄嵚,新蹊递深浅。

灵岩恣冥搜,秋容历馀眄。

营魄境互托,贵贱理无选。

微尚傥有惬,非誉自兹遣。

形式: 古风 押[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