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游琼华岛

琼华昔日贺新成。与苍生。乐升平。

西望长山,东顾限沧溟。

翠辇不来人换生,天上月,自虚盈。

树分残照水边明。雨初晴。气还清。

醉却兴亡,惟有酒多情。

收取晋人腮上泪,千载后,几新亭。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昔日琼华庆新生,为百姓,求太平。
向西遥望长山脉,向东望去是大海。
华丽的车驾不再来,人事已非,唯有天上的月亮依旧圆缺变换。
树影斑驳,夕阳映照在水面,雨后初晴,空气清新。
沉醉于历史的兴衰中,只有酒能寄托情感。
收集起晋人的哀伤泪水,千年之后,又有多少新亭承载这哀思。

注释

琼华:古代宫殿名。
苍生:百姓。
限:限制,此处指隔断。
翠辇:装饰华丽的车驾。
自虚盈:自然盈亏,指月亮的盈亏变化。
残照:夕阳余晖。
明:明亮。
雨初晴:雨后放晴。
清:清澈。
醉却:沉醉于。
兴亡:国家兴衰。
收取:收集。
新亭:用来凭吊的亭子。

鉴赏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江城子·游琼华岛》描绘了琼华岛昔日的繁华景象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开篇“琼华昔日贺新成”以琼华岛的盛景起笔,暗示着曾经的庆典和庆祝活动。接着,“与苍生。乐升平”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人民的喜悦。

“西望长山,东顾限沧溟”展现了琼华岛的地理位置,山川壮丽,海天相接,富有画面感。然而,“翠辇不来人换生”则揭示了人事更迭,皇权不在,只剩月色空照,引出时光流转的主题。“天上月,自虚盈”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永恒与短暂的对比。

下片转而描绘眼前景色,“树分残照水边明”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但“醉却兴亡,惟有酒多情”流露出对历史兴衰的沉思,借酒浇愁。最后,“收取晋人腮上泪,千载后,几新亭”以晋人的典故,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难以预料的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琼华岛的描绘和历史的反思,展现出作者深沉的历史意识和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138)

刘秉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字:仲晦
  • 号:藏春散人
  •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 生卒年:1216-1274年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

醪虽薄。再四劝君无恶。林到面前须饮却。

莺啼花未落。束置功名高阁。两日三朝留酌。

绿柳来年无可握。春情凭底托。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诉衷情令

山河萦带九州横。深谷几为陵。

千年万年兴废,花月洛阳城。图富贵,论功名。

我无能。一壶春酒,数首新诗,实诉衷情。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临江仙

堂上箫韶人不奏,凤凰何处飞鸣。

黄尘扰扰马纵横。谁能知乐毅,志不在齐城。

后辈谩搜前辈错,到头义重功轻。

海隅四面尽苍生。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同是天涯流落客,君还先到襄城。

云南关险梦犹惊。记曾明月底,高枕远江声。

年去年来人渐老,不堪苦事功名。

倾开怀抱酒多情。几时同一醉,挥手谢公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