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西山至黄栀港口

冲雨穿云愁去路,归云阁雨路还通。

七层涌塔瞻天际,三径吾庐在眼中。

港转黄栀横野艇,里空白社漫春风。

青山送我宁辞远,流水随人亦欲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西山归来,途径黄栀港口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冲雨穿云愁去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归途中的艰难与挑战,雨和云仿佛是阻隔他前行的障碍,而“愁”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归途的忧虑,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接着,“归云阁雨路还通”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云彩与雨水赋予情感,仿佛它们主动为诗人让开道路,展现出一种和谐与包容的自然景象。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诗人情绪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感激。

“七层涌塔瞻天际,三径吾庐在眼中”两句,通过对比高耸入云的佛塔与自己简朴的居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佛塔象征着追求的精神高度,而“三径吾庐”则代表了诗人回归本真、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个人生活哲学的阐述。

“港转黄栀横野艇,里空白社漫春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黄栀花在港口旁绽放,野艇静静地停泊,春风轻拂,白社(可能指乡村或隐居之所)在远处显得格外宁静。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旷神怡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青山送我宁辞远,流水随人亦欲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青山似乎在为诗人送行,即使路途遥远也不辞辛苦;而流水则像是追随诗人,无论流向何方都愿意相伴。这两句诗以自然界的景物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由、远方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200)

洪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山谷韵(其一)

妙峰宛在水中央,上有庄严清净坊。

坏衣盘礴蜗牛角,法窟窈冥师子床。

万象森罗一拳石,千顷汪洋百谷王。

不减乘槎到牛女,拟取支机问下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山谷韵(其二)

宝石峥嵘佛所庐,经宿何年下清都。

海市楼台涌金碧,木落牖户明江湖。

千波舂撞有崩态,万栋凌压无完肤。

巨鳌冠山勿惊走,欲寻高处垂明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陪陈使君宴南山亭

晓露无尘夜雨收,日光穿漏趁公游。

烟花淡荡连三里,云树低迷羃一州。

冈转卧龙春色老,气横野马夕阳愁。

林间新火明双炬,歌舞南山最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杜公韵

杜郎得饱肥如瓠,怪我秋来太瘦生。

时辈不应推翰墨,论文时许过柴荆。

朋交结绶非能事,身世灵丹岂易成。

幽径新凉约微步,晚风含树有蝉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