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雪登郁孤台

孤台突兀树摧残,此日登临自鹖冠。

哀角暮从风外断,荒山愁动雪中看。

关河渺渺行人远,吴楚苍苍落木寒。

醉倚南楼望江北,片帆何处是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中登郁孤台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孤独。

首联“孤台突兀树摧残,此日登临自鹖冠”以“孤台”、“突兀”、“摧残”等词营造出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此刻心境的落寞。登高望远,仿佛戴上鹖冠,增添了几分悲壮之感。

颔联“哀角暮从风外断,荒山愁动雪中看”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傍晚时分,哀怨的号角声在风中渐渐消散,荒山在雪中显得更加愁绪满溢。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愁的世界。

颈联“关河渺渺行人远,吴楚苍苍落木寒”则将视野拉远,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寒冷的画面。关河之间,行人渐行渐远,吴楚之地,落叶飘零,寒意袭人。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凄清,也暗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尾联“醉倚南楼望江北,片帆何处是长安”以酒醉后的倚靠和对远方的眺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之地的向往。在南楼之上,诗人醉眼朦胧地望着江北,心中所想的“片帆”是否能载他前往那遥远的长安,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孤独与离别的哀愁,以及对远方理想之地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杨参军次和归自古北口

淮南高士落人间,仗剑经秋未破颜。

自惜草玄淹岁月,可堪垂白向边关。

天横落照明孤垒,地涌黄沙接乱山。

长路谁能问行役,夜来驱马雪中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自述

九江山下三桥水,地僻塘回苍树遮。

懒读亦生书带草,无忧不种鹿葱花。

光争日月惟诗卷,暗犯星河有钓槎。

麦饭布袍堪自寄,百年未了此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留都上邢少司马

司马牙璋此日分,谁将书剑许从军。

论兵曾上平蛮策,奉使宁誇喻蜀文。

诏下三川新雨露,图开八阵旧风云。

不须频说东征事,只见当年吐哺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荅孙侍御秦中见怀之作

千里缄书报汉曹,新传使节在临洮。

西通大宛飞黄入,北上萧关大白高。

沙苑春深饶苜蓿,柏亭秋晚醉葡萄。

谁知侍从回中后,更有词臣赋綵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