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怀古

衰柳斜阳古大堤,秋风禾黍习家池。

小儿不唱拦街曲,过客犹寻堕泪碑。

左传注成元凯癖,唐音刻尽浩然诗。

兴亡多少伤心事,惟有襄山汉水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襄阳怀古》由明代诗人王越所作,通过描绘衰柳、斜阳、古堤、秋风、禾黍、习家池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氛围,表达了对往昔兴衰变迁的感慨与怀念。

首句“衰柳斜阳古大堤”,以衰败的柳树和西下的夕阳勾勒出一幅苍凉的画面,古大堤则暗示着历史的久远。次句“秋风禾黍习家池”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更迭与环境的荒凉,习家池的禾黍生长,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着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小儿不唱拦街曲,过客犹寻堕泪碑”两句,通过儿童与过客的不同反应,展现了人们对历史遗迹的不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文化的传承与遗忘之间的矛盾。儿童不懂得欣赏或传唱古老的歌曲,而过客却仍然寻找着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堕泪碑,这种对比凸显了历史记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

“左传注成元凯癖,唐音刻尽浩然诗”则将目光转向文学与文化,提到左传注释与唐代诗歌,暗示了襄阳作为文化重镇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后世文人学者的影响。左传注释体现了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而唐代诗歌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浩然诗代表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的深刻表达。

最后,“兴亡多少伤心事,惟有襄山汉水知”将主题升华至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无奈,指出许多往事已随时间流逝,唯有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能够见证这一切。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哀叹,也蕴含了对自然永恒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襄阳怀古》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衰败之间巨大反差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历史记忆与自然永恒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7)

王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唐佥宪游吉祥寺

一湾流水白云乡,万叠云笼紫翠房。

石鼎谩煎茶味苦,竹炉閒煮菜根香。

世间山静寺亦静,天下人忙僧不忙。

微雨乍晴风日暖,绿阴深处鸟声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邹克清韵

閒临流水静看山,树底飞云手可攀。

绿野旧开田二顷,黄芽新盖屋三间。

春残花径何曾扫,月落柴门尚未关。

有酒便当呼一醉,青铜无处觅朱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游卫水韵

管弦声里泛仙舟,笑引壶觞倚舵楼。

拖碎白云鱼网去,挂残红日酒旗收。

閒鸥睡起沙头立,落叶飞来水面浮。

不是不归归未得,许多诗景苦相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邹克清韵

老来无复梦周公,醉后衰颜借酒红。

金缕且听新乐府,铁衣休话旧军功。

年年天上月长好,岁岁世间人不同。

万事穷通皆有命,到头谁拙与谁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