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载风霜,玉关紫塞都游遍。驿途方远。
夜雨留孤馆。灯火青荧,莫把吴钩看。歌声软。
酒斟宜浅。三盏清愁散。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点绛唇》描绘了一位历经沧桑的旅人十年间的漂泊经历。"十载风霜"四字,简洁地概括了主人公的艰辛岁月,他在玉关紫塞这些边塞之地都留下了足迹。"驿途方远"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旅途漫长且遥远,而"夜雨留孤馆"则勾勒出他在异乡旅馆中独对夜雨的孤独情境。
"灯火青荧,莫把吴钩看",借灯火微弱和吴钩(古代兵器,象征着战事和离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无奈,他劝告自己不必沉溺于过往的军旅生涯。"歌声软"可能是听到了当地人的柔情歌曲,歌声的温柔反而增添了诗人的愁绪。
最后两句"酒斟宜浅。三盏清愁散",诗人借酒消愁,但即使是浅酌三杯,也无法完全驱散那深深的清愁。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外漂泊者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不详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寂寂珠帘,凤楼人去箫声住。断肠诗句。
彩笔无题处。花褪残红,绿满西城树。蘅皋暮。
客愁何许。梅子黄时雨。
恰破黄昏,一湾新月稍稍共。玉溪流汞。
时有香浮动。别后清风,馥郁添多种。如相送。
未忘珍重。已入幽人梦。
天上春来,满前芳草迷归路。楚山湘浦。
朝暮谁云雨。凤吹初听,认是吹箫侣。刘郎去。
碧桃千树。世外无寻处。
客梦初惊,雪晴风冷千山晓。塞烟沙草。
又上邮亭道。石窟萝龛,为我君应扫。何时到。
放怀吟啸。相伴山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