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其十六)

泼天声价陈睦州,咬人火急瞌睡虎。

行不到处行一步,道不到处道一句。

德山临济眼?■,棒喝交驰无所措。

兴化忍俊不禁,随例赫日光中飞白雨,照顾湿却袈裟角。

形式: 偈颂

翻译

陈睦州名声大噪,如同烈火催人入眠的猛虎。
无论走到哪里,哪怕只行一步,说到哪里,便说一句。
德山临济眼神犀利,棒喝交错让人无法应对。
兴化忍不住笑出声,像下雨般洒下白光,连僧袍的角落都湿了。

注释

泼天:极大的。
声价:名声。
陈睦州:历史上的一个官员或禅师。
瞌睡虎:形容声音强烈得使人昏昏欲睡。
行不到处:任何地方。
道不到处:说到任何地方。
德山临济:禅宗两位著名大师。
?■:此处可能指禅宗中的锐利目光或洞察力。
棒喝:禅宗中的一种教学方式,以棒击或大声呵斥启发弟子。
兴化:另一位禅师。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出声。
飞白雨:形容笑声或棒喝如雨点般落下。
照顾:此处指禅师对弟子的教导。
袈裟角:僧侣的长袍一角。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师们的机锋与智慧。"泼天声价陈睦州"描绘了陈睦州禅师声名显赫,如同泼天之水般不可阻挡。"咬人火急瞌睡虎"则以猛虎比喻禅师的警醒与犀利,即使在困倦时也能瞬间清醒,直击人心。

"行不到处行一步,道不到处道一句"强调禅师的行动和言语皆出于无心,自然而然,不落言筌。"德山临济眼?■"提及德山宣鉴和临济义玄两位著名禅师,他们的眼神深邃,寓意禅悟之深。

"棒喝交驰无所措"描述禅师们运用"棒喝"这种直接而有力的教学方式,让听者无从逃避,只能面对自己的内心。"兴化忍俊不禁"则暗示禅师兴化的幽默感,使得佛法的传授在轻松氛围中进行。

最后两句"随例赫日光中飞白雨,照顾湿却袈裟角"形象生动,如同阳光下飘洒的白雨,禅师的教诲如雨露滋润,不经意间润湿了听者的内心,也打湿了他们的僧袍,象征着佛法的深入人心。

整体上,这首偈颂以禅师的言行举止为载体,传达了禅宗的机智与深沉,以及佛法的无处不在和深入人心的力量。

收录诗词(115)

释子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五)

二千年前,通身是垢。二千年后,满面埃尘。

直饶九曲黄河水,洗到驴年也不清。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四)

昨日雨,今日晴。桃花开口笑,无处觅灵云。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三)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银海眩生花,玉楼寒起粟。

翻笑二祖立雪谩齐腰,活埋一片无瑕玉。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二)

信手拈来,万选万中。轻若鸿毛轻,重似丘山重。

虽是死蛇,也要活弄。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