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龙太守惠墨

徂徕斲碎青松骨,竹屋篝烟香馥馥。

道人晓起探床头,扫得玄霜二三斛。

空山铁杵声相鸣,日暖风和捣应熟。

忽侃满桉走蛟龙,疑有虹光射人目。

文章太守才且贤,赠我谊重黄金钱。

开缄捧椟发长叹,莹然至宝真堪怜。

我惭无才将奈此,镇日临池弄池水。

楯端草檄属何人,醉后濡头竟谁氏。

有时窗下试一磨,淋漓云雾生江波。

兴来枝戟老鸦手,涂抹稍类隶与科。

恨无山阴九万纸,练裙多年不堪洗。

呼僮扫壁且题诗,苔色满墙秋正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谢龙太守惠墨》描绘了诗人收到龙太守赠送的墨宝时的欣喜与感慨。首句“徂徕斲碎青松骨”以徂徕山的松木为原料,暗示墨质之坚,富有文化气息。接下来的“竹屋篝烟香馥馥”则描绘了制墨过程的香气四溢,烘托出墨的珍贵。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墨的制作过程,“空山铁杵声相鸣”形象地写出捣墨的声音,而“日暖风和捣应熟”则传达出墨的熟成之感。当墨研磨成蛟龙般的形态,“忽侃满桉走蛟龙”一句,生动展现了墨的细腻与活力。

龙太守的赠予让诗人深感其才情与友谊之重,“赠我谊重黄金钱”,而诗人感叹自己才能不足,只能每日临池习字。“楯端草檄属何人”一句,流露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人才的渴望。最后,诗人以“恨无山阴九万纸”表达对更多创作材料的向往,以及“苔色满墙秋正雨”的环境,更显墨宝的孤寂与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墨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561)

童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歌风台

望夷宫中箭如雨,芒砀山前五云起。

沛公提剑走咸阳,百二河山属真主。

乌骓已逝走狗烹,威加四海来故乡。

台前父老奉觞寿,酒酣激烈歌声长。

高皇龙去台应朽,猛士何人四方守。

落日悲风动地来,萧萧但见台前柳。

岂不闻姑苏草长游糜鹿,铜爵年深野狐哭。

唯有陶唐三尺阶,千载人思太平福。

形式: 古风

点苍山

点苍山色何奇哉,芙蓉朵朵天边开。

嶙峋直上九千仞,下视群岫皆蓓蕾。

夸娥不能移,巨灵不能劈。

南风十日吹不平,但见云开横铁壁。

琪花瑶草四时闲,幽致彷佛非人间。

千年老雪消不尽,龙湫六月生阴寒。

我欲乘风升绝顶,倒控苍虬凌倒景。

黄鹤仙人招不来,目断蓬莱五云境。

形式: 古风

郭汾阳轻骑见虏图

有唐国步中叶危,长安宫阙胡尘飞。

履谦陷贼杲卿死,二十四郡将谁支。

可怜不见平安火,相国只谋行幸所。

马嵬坡下玉环啼,灵武山前乘舆播。

此时名将知谁是,凛凛汾阳树忠义。

故地初闻河朔归,捷书又自潼关至。

两京收复不移时,贝锦青蝇谤亦随。

宁知突起泾阳祸,二虏冯陵逼帝畿。

节度不出淮西师,观军笑杀河中儿。

花门嫠面似虓虎,健儿好手应难持。

汾阳遽画扶颠计,免胄投身为虏饵。

马前传导令公来,回纥寻盟吐蕃去。

乃知天意眷忠贞,数语贤于十万兵。

千载高名垂不朽,画图三复想仪刑。

形式: 古风

双马图为万都阃子和题

金生画马才二匹,彷佛当年韩干笔。

一匹蹄攒首渴乌,一匹红云满身湿。

两马相向交齧鬃,宛如君家枥上双飞鸿。

雄姿逸态迥殊绝,曾向边疆收战功。

想应弃置归来后,沙塞草黄龙骨瘦。

春雨遥思彩凤群,秋风几梦祥麟厩。

此马昔闻来向东,驽骀万匹皆成空。

偶因历块误一蹶,按图谁复知豪雄。

吁嗟伯乐真难遇,蹑景追风亦徒尔。

试看日晚太行间,骥负盐车但垂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