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杂感四首(其一)

我前十日至,柳叶不蔽日。

我后十日来,芳条如绀室。

枝间有好鸟,鸣和若琴瑟。

渠渠哺其雏,啄我园中实。

梢梢笋成竹,濯濯草过尺。

心惊岁已半,念此日月疾。

朝来数叶堕,盛夏有萎色。

悲哉一阴生,长养从此极。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前十天到达时,柳叶稀疏无法遮挡阳光。
十日后我又来访,花枝繁茂如深蓝色的房间。
枝头有可爱的鸟儿,鸣叫声和谐如琴瑟合奏。
它们喂养小鸟,啄食我在园中的果实。
新竹渐渐长高,草木茂盛超过一尺。
心中惊觉已过半年,感叹时光飞逝如此迅速。
早晨已有落叶飘落,盛夏已显凋零之态。
悲哀的是阴凉开始生长,万物生长自此达到极致。

注释

至:到达。
柳叶:柳树的叶子。
蔽日:遮挡阳光。
芳条:花枝。
绀室:深蓝色的房间,形容花枝繁茂。
鸣和:鸣叫和谐。
琴瑟:古代弦乐器,此处比喻鸟鸣声。
哺其雏:喂养小鸟。
园中实:园中的果实。
梢梢:渐渐。
濯濯:形容草木茂盛。
岁已半:已经过了一半的年份。
念:想到,感叹。
朝来:早晨。
萎色:凋零的颜色。
一阴生:阴凉开始生长。
长养:生长养育。
极:极致,终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象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我前十日至,柳叶不蔽日。" 这两句表明在不久前,柳树的叶子还不足以遮挡阳光,反映出初夏时节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后十日来,芳条如绀室。" 十天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柳枝变得繁茂,仿佛织成了一间绿色的房子。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植物生命力强劲和生长速度快。

"枝间有好鸟,鸣和若琴瑟。" 这里描绘的是树梢间唱歌的鸟儿,其声音如同琴瑟般悦耳动听,这是夏日景象中一个温馨和谐的组成部分。

"渠渠哺其雏,啄我园中实。" 鸟鸣声中的小鸟在啄食园内的果实。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动活泼之美的描绘,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和自然法则。

"梢梢笋成竹,濯濯草过尺。" 这里通过竹笋迅速长成和草木超出一尺的高度来强调植物生长的速度和旺盛。

"心惊岁已半,念此日月疾。"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意识到年华已经过去了一半,日月更替迅速,生命无常。

"朝来数叶堕,盛夏有萎色。" 这两句描写了即使是在盛夏时节,也会有一些树叶开始凋落,这是自然界中衰败的迹象。

"悲哉一阴生,长养从此极。" 诗人由此产生悲凉之情,因为生命和成长都需要时间,而这一切都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达到顶峰。

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美好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夏至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形式: 古风

夏夜二首(其二)

受暑若作釜,付之无如何。

岂阴阳知争,变起一刹那。

西风卷屋茅,澍雨如江河。

振衣欲露坐,濯此寒滂沱。

烹鱼晓沽酒,醉卧仰屋歌。

岁月不待人,吾年已蹉跎。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夏夜二首(其一)

一雨洗空旷,肃然天地秋。

阴阳有至信,残暑逝不留。

中夜事忽变,西风延蓐收。

云雷西北来,瀰漫布九州。

万生息惔焚,我疾亦已瘳。

起哦不待晓,暗步禅堂幽。

落月倾屋西,候虫鸣不休。

坐令百感集,岁晏此淹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拳毛驹歌

北窗扫壁陈图书,杀气凛凛生坐隅。

谁将尺素画骏马,云是文皇昔日拳毛驹。

龙颅虎脊视天地,若灭若没三万里。

皇天产此谁得之,虬须十八真天子。

擒王灭窦如尘埃,英气贯日天为开。

黄金甲光照天地,大白羽箭驰风雷。

真龙在厩万马疾,下视四海皆驽骀。

榛棘昭陵一抔土,柏城六马莓苔古。

呜呼骏马已埃尘,虽有燕昭难再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