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草笠

早云燎太空,头戴笠子好。

惟笠质不同,农家费探讨。

葛藤编林泉,箨箬裁篁筱。

宜雨不宜晴,当夏用者少。

忆昔有黄冠,黄色服以草。

截去阶外蒲,诛就檐前茆。

每年三伏初,西畴有事早。

秧插荫随槐,畬锄香围稻。

倏忽透炎威,依旧苦乾燥。

曷若此笠成,迎凉经意造。

圆样月玲珑,遍覆云环绕。

薰风吹野田,珠露披清晓。

秀色映须眉,佳气明瞳瞭。

不愁红日红,耘耔忘杲杲。

隐见傍钓矶,高低逗池沼。

茅茨屋不除,莓苔榻无埽。

铺席芦苇参,裁扇蒲葵小。

天地一蓑翁,此物此时宝。

翩韆携屐来,伊谁是坡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咏草笠》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通过对草笠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农耕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审美意义。

诗中开篇“早云燎太空”,描绘了清晨天空被云彩笼罩的情景,为草笠的出场营造了背景。接着,“头戴笠子好”一句,直接点明了草笠作为农人日常用品的重要性。随后,诗人详细描述了草笠的制作材料——葛藤与竹笋,以及其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适用性,强调了草笠在夏季雨天的实用性。

“忆昔有黄冠,黄色服以草。截去阶外蒲,诛就檐前茆。”这一段通过回忆古代道士穿着草制衣物,以及他们对草料的利用,进一步突出了草笠的自然属性和传统价值。接下来,诗人具体描绘了在炎热夏日,农民们利用草笠遮阳避暑,进行田间劳作的场景,如插秧、除草等,表现了草笠在农事活动中的不可或缺。

“不愁红日红,耘耔忘杲杲。”这两句表达了草笠能够帮助农人在烈日下工作,减轻酷热带来的不适,使他们能够全神贯注于农活,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最后,诗人通过“翩韆携屐来,伊谁是坡老”两句,将自己与苏轼(坡老)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草笠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草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草笠的实用功能,还赋予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城重建三贤祠落成(其一)

城西争说谢公塘,后有颜苏德泽长。

十卷诗吟留刺史,百年神定在桐乡。

云移镇霅楼头白,风送洼尊亭外凉。

旧日宫垣安可仰,斯民去思不能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湖城重建三贤祠落成(其二)

重新祠宇祀三贤,鼎峙千秋香火缘。

广拓烟波江汇外,清留柤豆月湖边。

香升蘋藻神昭洁,乐奏承平礼告虔。

休息还欣楼近水,弁山苍霭扑窗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其一)

通都罗华阁,晓日照曈昽。

相与游侠儿,畋野跨青骢。

轮蹄交道路,车盖矫蛟龙。

一技未及展,暮景起天空。

弱质摧蒲柳,晚岁彫芙蓉。

此生多掩忽,孰能策始终。

还山采丹药,仙侣不时逢。

形式: 古风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其二)

苍翠叠嶂开,澹营烟霞外。

飞瀑千丈馀,惊破银河挂。

有客悟此生,一举绝埃壒。

直上青云梯,隔断红尘界。

栋驾涧底松,竹鸣谷口籁。

伊谁效长生,逍遥慎不害。

道遇黄石公,相约瑶池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