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至吴门舟中晚眺

昏鸦阵阵透林黑。好山迎面如相识。

闲倚蓬窗心似织。蒲帆直。西风吹梦来无力。

斜照将沉烟水碧。乡心撩乱天涯客。

雁自南飞燕自北。韶华易。芦花两岸秋江白。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郑兰孙的《渔家傲·至吴门舟中晚眺》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傍晚的画面。首句“昏鸦阵阵透林黑”以乌鸦归巢的景象渲染出傍晚的宁静与深沉,暗寓旅人的孤独。"好山迎面如相识"则表达了词人对山水的亲切感,仿佛它们是老朋友般熟悉。

"闲倚蓬窗心似织"写词人倚窗而坐,内心思绪纷繁,如同织布一般复杂。"蒲帆直。西风吹梦来无力"进一步描绘了舟行的状态,帆船顺风而行,但西风微弱,似乎连梦境也难以承载,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斜照将沉烟水碧"描绘夕阳低垂,水面泛起青烟般的波光,景色宁静而迷人。"乡心撩乱天涯客"直接抒发了词人作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内心充满无尽的纷扰。

"雁自南飞燕自北"借雁南向和燕北归的自然现象,强化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最后,“韶华易。芦花两岸秋江白”以季节更迭和芦花的洁白,感叹时光易逝,更增添了词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舟行途中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悟。

收录诗词(42)

郑兰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扬州府经历仁和徐鸿谟室,琪母

  • 字:娱清
  • 籍贯:钱唐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三月十七日乃孙补年外祖父仙游之辰,抚今追昔,怅然于怀,爰赋此阕,聊当一哭

千里关山隔。痛慈颜、仙游去也,今生永诀。

寒食棠梨风共雨,又是期年使节。

盼一拜、灵帷难得。

寸寸柔肠非剑断,更行行、清泪如珠滴。

精卫恨,杜鹃血。星移物换堪愁绝。

怅而今、南云回首,顿伤畴昔。

飘渺予怀天际远,潦倒自怜羁客。

况尘世、升沉难必。

聚散浮鸥无定影,叹流光、瞥眼如驹隙。

穷途感,与谁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被酒归来,春寒较甚,客怀怅触,万感纷如此时,欲眠其可得乎,爰挑灯拂纸,作一百十六字,时孟春下浣五日

今夜如何睡。倚熏笼、香浓宝鸭,灯明金穗。

瘦影偎人清似此,相对自怜明媚。

怎禁得、频年况瘁。

触绪关心心易感,任罗衫、揾透双红泪。

愁如许,几曾醉。茫茫甚处埋忧地。

悄黄昏、半阶月色,满庭霜意。

料峭春风帘怕捲,领略无聊滋味。

蓦听得、漏声三次。

半臂棉轻钗玉冷,静沉沉、四下重门闭。

悲欢事,忍频记。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谢答张海门太史

落寞天涯客。避烽烟、东皋小住,自伤萍迹。

故国迢迢千里远,憔悴低飞倦翮。

回首处、流光虚掷。

漫说黄金堪作屋,耐立锥无地乾坤窄。

顾稚弱,怅巾帼。尘沙扑面何由拭。

望前途、茫茫身世,不胜凄恻。

惟有高怀知拙计,稳护一枝栖息。

劳雅意、殷勤培植。

我欲报公难以报,只毕生、感佩存胸臆。

吟短句,藉松墨。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和宗友石韵

捧得瑶华句。向晴窗、迥环雒诵,瓣香重炷。

戛玉敲金夸绝调,久仰先生名著。

双管笔、鸾翔凤翥。

白傅高怀贪隐逸,伴林泉、种竹云深处。

超尘境,乐真趣。闺中未学劳虚誉。

愧微才、未工织锦,难追咏絮。

辛苦天涯伤寄迹,客里年光偷度。

空梦断、故乡云树。

不尽沧桑身世感,怅穷途、漂泊谁青顾。

愁如许,那堪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