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郡丞李紫厓诗至次韵(其一)

残暑催人出沐时,秋风未到晚凉迟。

莲芡得雨香初歇,云水可人游暂稀。

茶灶笔床无鲁望,高山流水有钟期。

亦知壶里乾坤在,不怕笼中日月飞。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情感。首句“残暑催人出沐时”,以“残暑”点明夏末秋初的过渡时节,人们开始沐浴以适应逐渐转凉的天气,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接着,“秋风未到晚凉迟”一句,通过未到的秋风和迟迟而来的凉意,营造了一种等待与期待的氛围。

“莲芡得雨香初歇,云水可人游暂稀”两句,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通过“莲芡”(莲蓬)在雨水滋润后散发的香气渐渐消散,以及云水间的游人减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日图景。这里的“莲芡”不仅指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繁华与热闹逐渐退去,留下的是淡淡的哀愁与思考。

“茶灶笔床无鲁望,高山流水有钟期”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以“茶灶笔床”象征日常生活的简朴与文人的雅趣,与古代文人鲁望形成对比,暗示自己虽身处平凡,但仍有高洁的情操与追求。而“高山流水有钟期”则引用伯牙子期的故事,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渴望理解与共鸣的心愿。

最后,“亦知壶里乾坤在,不怕笼中日月飞”两句,以“壶里乾坤”比喻内心的广阔世界,即使外界环境如笼中之鸟般受限,但内心的自由与宇宙的浩瀚依然存在。这不仅是对个人心境的抒发,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乃至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秋郡丞李紫厓诗至次韵(其二)

野菊篱边作蕊时,芙蓉江上泛舟迟。

高岩水落泉声碎,曲径云闲人迹稀。

老大正须寻乐处,阴晴那肯负佳期。

临流三弄梅花曲,目送长空数雁飞。

形式: 七言律诗

中秋江城书事时闻同社有舟游者

梧桐疏影月中秋,新雁如云阵岭头。

光彩自匀天宇遍,清虚谁在广寒游。

山杯独酌人千里,野阁期登岁一周。

今夜海门天更阔,无缘吹笛近渔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莫玉泉寿日见召席上赓韵(其一)

勿以雌雄论甲辰,锦衣聊此避车尘。

山歌再放还三叠,海错时羞胜八珍。

天上风云青鬓客,林间诗酒白头人。

明朝重有泥金报,蝶梦无劳扰性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莫玉泉寿日见召席上赓韵(其二)

未折黄花寿诞辰,高攀丹桂挹芳尘。

如闻两解同标榜,不负诸贤久席珍。

林下几家喧昼锦,天涯回首笑陈人。

金樽玉斝千年寿,始见人间梦是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