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尝青杏出长安,豪士应疑怕牡丹。
秪有退耕耕不得,茫然村落水吹残。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农事的关心。开篇“未尝青杏出长安”,可能是说长安城中尚未有青杏果实出现,这里借用杏作为时间的标记,表明时序已至春末或初夏之际。此句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接着“豪士应疑怕牡丹”,牡丹为花中贵族,盛开时常令人骄傲,但这里说豪士(即富有或地位尊贵的人)可能会对它产生疑惧之情,或许是担忧过于炫耀的花朵容易招致灾难。牡丹在此更像是一个比喻,代表着华丽而易逝的事物。
第三句“秪有退耕耕不得”,“秪”字可能为“禾”字之误,本句意为只有禾苗被连根拔起却无法再种植。这表达了对农业生产中困境和无奈的描写,反映出农事的艰辛。
最后一句“茫然村落水吹残”,诗人形容村庄里到处是被水冲刷后的荒废景象。“茫然”字用得极好,既表达了空间上的广阔无垠,也传递出时间上的一种茫茫然然的感觉。这里的“水吹残”可能指的是洪水或暴雨导致的破坏,给人一种自然力量无情和人类努力被打乱的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事的描写和对自然力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物是人非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沉思。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冷曹孤宦本相宜,山在墙南落照时。
洗竹浇莎足公事,一来赢写一联诗。
和烟和雨遮敷水,映竹映村连灞桥。
撩乱春风耐寒令,到头赢得杏花娇。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
唐昌树已荒,天意眷文昌。
晓入微风起,春时雪满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