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鸡鸣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首联“岧峣山寺挂城头,晚向山城上寺楼”以“岧峣”形容山寺之高峻,仿佛悬挂在城头上,傍晚时分诗人登上寺楼,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暗示了登高望远的意境。
颔联“万里潮声扬子渡,千门树色秣陵秋”进一步展开画面,扬子渡口的潮水声波及万里,显示出自然景观的辽阔与壮美;而秣陵(今南京)的秋日里,千门万户被树木的色彩装点,营造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季节变换的景象。
颈联“僧从上界依云卧,客似南皮选胜游”则将视角转向寺中僧侣与来访的客人。僧人似乎在云雾缭绕的天界安眠,而客人则像是在南皮(古代地名,此处借指游览胜地)一般,选择了一个绝佳的地点进行游览。这一联通过对比僧侣与客人的不同状态,展现了静谧与热闹、隐逸与游历之间的和谐共存。
尾联“临眺不堪重吊古,由来江左帝王州”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感慨。站在高处远眺,不禁让人回忆起过往的历史,感叹这里曾是帝王之都,如今却物是人非。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