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谣

煌煌天狼星,芒角射参昴。

独步天东南,烨煜竟昏晓。

天弧不上弦,金虎敛牙爪。

万里食行人,白骨遍荒草。

火爇乌龙冈,血染朱雀航。

列宿不尽力,五纬分乖张。

戍客困疆场,荷戈涕成行。

谁为补天手,为洗日重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天狼谣》由元末明初诗人张宪所作,其内容深沉而寓意丰富,描绘了天狼星的光芒与天象变化,暗喻了人间的战乱与苦难。

开篇“煌煌天狼星,芒角射参昴”,以天狼星的光芒和锐利的光芒,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力量。接着“独步天东南,烨煜竟昏晓”描述了天狼星在东南天空的壮丽景象,直至夜幕降临,依然熠熠生辉,隐喻战争的持续与不息。

“天弧不上弦,金虎敛牙爪”中的“天弧”指的是弓,暗示战争中士兵的武器装备,“金虎敛牙爪”则比喻敌军的收敛与退缩。然而,“万里食行人,白骨遍荒草”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无数生命消逝,尸骨遍野,荒草丛生,展现出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火爇乌龙冈,血染朱雀航”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场景,火焰焚烧山冈,鲜血染红航道,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血腥。接下来“列宿不尽力,五纬分乖张”则以天象的变化,象征人间秩序的混乱与失衡。

最后,“戍客困疆场,荷戈涕成行”描绘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他们肩负沉重的武器,泪水在脸上滑落,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痛苦。而“谁为补天手,为洗日重光”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与期待,希望有人能像补天的女娲一样,修复破碎的世界,让光明再次照耀大地。

整首诗通过天象与人间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与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收录诗词(201)

张宪(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吴声四时歌四首(其二)

湖上水云绿,荷花十里香。

咿哑木兰棹,惊起睡鸳鸯。

雌雄两分去,不觉断人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子夜吴声四时歌四首(其三)

白苧鸦头袜,红绫锦靿靴。

玉阶零露冷,差折凤仙花。

去去荡游子,秋深不念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红门曲

红门欲开人渐稀,栖乌哑哑漫天飞。

西宫宝烛明如昼,玉筵围坐诸嫔妃。

黄羊夜剥博儿赤,金碗银铛进炰炙。

银汉依微白玉桥,隔花宫漏夜迢迢,内城马嘶丞相朝。

形式: 古风

富阳行

摇首上马金鞭挥,山头白旗如鸟飞。

西来万骑密蜂蚁,四面鼓声齐合围。

金城木栅大如斗,五百貔貅誇善守。

铁关不启火筒焦,力屈花猺皆自走。

城南城北血成洼,十里火云飞火鸦。

将军豪饮不追杀,掠尽野民三百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