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寄(其四)

声声唤出自家身,主死如山不动尘。

欲见观音今汝是,莲花原属似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却寄(其四)》由明代诗人李贽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我认知以及宗教信仰的独特见解。

首句“声声唤出自家身”,以“声声”描绘了呼唤的连续不断,仿佛在呼唤着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这里的“自家身”不仅指个体的身体,更深层地触及到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本质,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次句“主死如山不动尘”,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主死”比作大山,即使面对死亡,也如同山岳般稳固不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这里的“不动尘”则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即使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信念和意志依然如磐石般稳固。

接下来的“欲见观音今汝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身份和角色的深刻反思。在这里,“观音”通常被视为慈悲与救赎的象征,诗人借用这一概念,暗示通过内心的探索与修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观音”,即实现自我救赎与觉醒的过程。这句诗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自己生命中的“救世主”。

最后一句“莲花原属似花人”,以莲花为喻,赞美那些如同莲花般纯洁、高雅的人。莲花生长于淤泥之中,却能开出纯净的花朵,象征着即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高尚的品格和纯洁的心灵。这里“似花人”指的是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和纯洁心灵的人,他们如同莲花一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自我,绽放出独特的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自我认知、生命坚韧、内心平静、自我救赎以及高尚品格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喜杨凤里到摄山(其一)

十年相守似兄弟,一别三年如隔世。

今日还从江上来,孤云野鹤在山寺。

形式: 七言绝句

喜杨凤里到摄山(其二)

忆别龙湖才几时,天涯霜雪净须眉。

君今复自龙湖至,鬓里有丝君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中得弱侯下第书

秣陵人去帝京游,可是隋珠复暗投。

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黄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同周子观洞龙梅

一枝斜倚古垣东,白首逢君出洞龙。

莫怪花神争笑语,周郎昨夜此山中。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