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史友六首(其二)

诸君置膜外论,之子真个中人。

冀北何限千驷,东市初逢一麟。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

翻译

各位在膜外观望讨论
这个人确实是个普通人

注释

诸君:大家。
置膜外:在旁边观察。
之子:这个人。
真个:确实。
中人:普通人。
冀北:河北地区。
何限:极多。
千驷:成千上万的马匹。
东市:东市(古代市场)。
初逢:初次遇见。
一麟:一只麒麟(象征稀有或尊贵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送别史友六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诸君置膜外论”起笔,暗示了对周围人观点的超然态度,认为朋友们可能过于拘泥于世俗的言论和评价。接着,“之子真个中人”一句,诗人高度赞扬了史友的独特品质,称他为真正的君子,与众不同。

后两句“冀北何限千驷,东市初逢一麟”,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史友比作稀世珍宝——冀北之地难以计数的骏马中的一匹麒麟,象征着他的才华出众,在众多朋友中显得尤为珍贵。通过这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史友的赞赏和珍视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离别的感慨,因为难得的相遇如同麟角一样罕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史友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才的欣赏。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别史友六首(其一)

中兴元老堂堂,诸孙玉质金相。

封殖毋忘嘉树,爱思犹及甘棠。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当年灵寿杖,止合扶孔光。

形式: 押[阳]韵

广行路难(其二)

有歌且勿发,有舞且勿盘。

歌发愁云阴,舞盘促岁年。

古来妾事主,百悲偿一欢。

劝君莫渡河,河伯欲娶妇。

采桑急蚕饥,送死藁砧手。

世故常多门,反覆无不有。

我欲竟此曲,此曲能摧城。

奉君一卮酒,假日聊偷生。

形式: 古风

广行路难(其一)

有声且勿吞,有泪且勿倾。

声吞断人肠,泪倾草不生。

万事有反覆,天地终无情。

斲方以为轮,平地生九折。

锻剑使绕指,青萍化为血。

筋骸束未贯,光景电露灭。

我欲竟此曲,此曲能颓山。

奉君一卮酒,已矣当何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