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彦诚见示出守广德朝士送行诗用韵追赋

肃肃松柏姿,春月惭蒲柳。

但看霜雪后,何者能不朽。

君昔辞鸳鸾,出为小邦守。

治行达明听,眷知从此厚。

至今两郡碑,德政刊琼玖。

九酝熟虽迟,要成宗庙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松柏的姿态庄重肃穆,春天的月光在蒲柳面前显得羞愧。
只有经过霜雪的考验,哪一种才能永垂不朽。
你当初离开繁华的宫廷,去偏远的地方担任地方官。
你的政绩显著,皇帝也清楚,从此对你的恩宠更深。
直到现在,两地都有你的丰功伟绩碑文,记载着你的美德和政绩。
虽然美酒酿制需要时间,但最终会成为祭祀宗庙的佳酿。

注释

肃肃:庄重肃穆的样子。
蒲柳:比喻柔弱的植物,这里用来衬托松柏的坚韧。
霜雪:象征困难和考验。
不朽:永不磨灭,永存。
鸳鸾:比喻宫廷中的显贵。
小邦守:偏远地区的官员。
眷知:皇帝的宠爱和关注。
琼玖:美玉,比喻珍贵的文献或碑文。
九酝:古代酿酒的一种方法,指美酒。
宗庙酒:祭祀宗庙的专用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魏彦诚见示出守广德朝士送行诗用韵追赋》。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首句“肃肃松柏姿”,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坚贞不屈的高贵气质,通过松柏之姿来比喻人的高尚品格。接着“春月惭蒲柳”则是对朋友离去时季节的描写,春天的月光下,即便是柔弱的水边草木,也似乎感到羞愧,这里可能暗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第三句“但看霜雪后,何者能不朽”则转为哲理性思考,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即便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也能留下痕迹,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永恒不朽的情怀。

“君昔辞鸳鸾,出为小邦守”这两句,提及朋友过去辞别仙境(鸳鸾是神鸟,常用以比喻高洁之士),现今担任边疆小国的守卫之职。这里的“小邦守”显示了朋友的担当与使命。

“治行达明听,眷知从此厚”则是对朋友治理国家、德政广被的赞誉,以及诗人自己对这份友情的珍视和深厚的认识。

至于最后两句,“至今两郡碑,德政刊琼玖。九酝熟虽迟,要成宗庙酒”,则是说朋友在任期间的功绩至今仍铭刻在郡县的碑文之上,而这份美好的德政就如同琼瑶一般珍贵。最后一句提及宗庙中的祭祀,九酝(古代酿酒法)虽迟缓,但最终会酿成供奉宗庙的美酒,这里象征着朋友功绩的长久流传。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写,抒发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高尚品格和德政的赞赏。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羃羃轻云护晓霜。银花千万朵,烂韶光。

宝山金字屡更张。笙箫远,帘幕閟重廊。

车马暗尘香。一邦如蜡日,尽豪狂。

游人归路笑声长。长歌里,击壤咏陶唐。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丑奴儿/采桑子(其二)寄李德志

去年池馆同君醉,正是花时。隔院韶辉。

桃李欣欣、如与故人期。

相望两地今千里,还对芳菲。春色分谁。

雨惨风愁、依旧可怜枝。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丑奴儿/采桑子(其一)寄齐尧佐

蒙泉秋色登临处,愁送将归。一梦经时。

肠断佳人、犹唱渭城词。

春来重醉分携地,人在天涯。别后应知。

两鬓萧萧、多半已成丝。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风流子.范觉民生日

江国东风早,芳菲又、迤逦报寒梅。

正元气孕和,小春归候,数丁千载,喜动三台。

向此际,上天开景运,王国产英材。

想崇岳洞天,暗书苔藓,海山烟雨,空锁楼台。

煌煌天人表,琼林与瑶树,照映庭槐。

中有丽天星斗,惊世风雷。

况朱颜绿发,年光鼎盛,绣裳华衮,人望归来。

好对玳筵满举,眉寿觥罍。

形式: 词牌: 风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