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花朝雨望

正月奁收,金铃语,亭馆家家装束。

娇花寒食近,料为容偏要,最新膏沐。

绣被佳人,文梁语燕,惊起东风眠足。

秦楼红棠树,敛晨曦恰换,每朝心目。

但芳约无凭,梦云多幻,又生枨触。相思怜太酷。

暗浇冷、啼泪零绡幅。

细念想、蜂黄销后,蝶粉融余,酒醒时怎商春局。

便似蓬山隔断,都碍了、青禽来复。谢桥侧、流莺熟。

知我惆怅,临去那回千嘱。秀怀蘸波自绿。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的是农历正月时节,女子们在准备迎接花朝节的到来,金铃声中透出闺房的热闹与忙碌。随着寒食节临近,她们精心打扮,使用最新的化妆品,绣被中的佳人如同梁间燕子般慵懒地醒来,被东风轻轻唤醒。秦楼边的红棠树在晨曦中焕发出新光彩,成为每日清晨的美好景象。

然而,词中流露出的情感却并不轻松,芳约无凭,梦境多变,让人心生感触。思念之情过于深重,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独自落泪,忆起妆容消退后的蜜蜂和蝴蝶,以及酒醒后的春日约定,仿佛蓬山阻隔,连青鸟也无法传递消息。在谢桥旁,流莺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愁绪,婉转啼鸣。女子临别之际,千叮万嘱,表达深深的忧虑。她的心灵如波光粼粼的水面,秀美而忧郁。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花朝节前的期待与哀愁,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泛清波摘遍.寒食,舟中展玩诸名胜珠玉,感音而叹,歌付浣蘩

云团粉絮,烛卷青烟,还是汉宫时候古。

泪花啼鸟,满眼东风恨无主。浓愁聚。

银笺粉指,斑管乌丝,谁信赚人弦外语。

故国江南,怅惜平生见旗鼓。感时侣。

天畔正寻系船,海上又吟今雨。

孤倚凝妆镜流,半单白苧。断肠否。

归燕细说画帘,飞红暗尘幽素。

且待清明过却,旧家重数。

形式:

扫花游.荔湾对酒作

小莲寸碧,伴粲几青圆,喜仍春俎。绣罗闲户。

有嫱妆半面,似窥幽素。酿熟村垆,最好斜阳对宇。

起来舞。任月上兴移,堪便携取。游事知几许。

看画桨家家,暗藏烟浦。闹红旦暮。

料鸳鸯未忆,故人今度。按曲当筵,早是歌莺意苦。

要新句。约池波、管他春去。

形式:

女冠子

冰肌玉骨。恰称求仙礼佛。倚婵娟。

效月开鸾镜,分花入麝筵。

九衢来正暮,三岛去何年。知是龙华伴,不胜怜。

形式:

女冠子

非花非雾。梦里神仙风度。隔蓬山。

云髻妆梳易,心经忏悔难。

绣檀金作缕,刻锁玉为环。更有龙鸾誓,落人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