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凛凛冰霜节,脩脩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不有月传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寒而洁净的冬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高洁脱俗的情怀。
“凛凛冰霜节”,形容的是严冬时节,天气异常寒冷,连树枝都被厚厚的冰霜覆盖。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在这寒冷环境中独自沉思的情状。
“脩脩玉雪身”,则是对雪花纷飞之景的描写。“脩脩”形容雪花轻柔而细腻,宛如玉一般纯洁。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似乎诗人在这寒冬中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净化。
“便无文与可”,这里的“文”可能指的是世俗间的繁华与喧闹。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不必要的、世俗的纷扰持有拒绝态度,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
“不有月传神”,这里的“月”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追求。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精神寄托,不是通过世俗的手段来实现,而是通过更为宁静、超然的心灵体验来达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追求。通过对冰霜与雪花的描写,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一代芗林老,吾生不并时。
来寻白玉柄,祗见紫兰枝。
坡垄端何似,波涛起复低。
醉眠桂花雪,不觉月华西。
北垞通南埭,前花映后花。
雨多桥板断,拆碎两涯霞。
泠泠无弦筝,汹汹自鸣鼓。
最是醉梦中,唤作松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