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閟堂

洪郎雅吴语,不减贺季真。

开轩风烟上,爽气朝朝新。

手栽渭川竹,坐对北海尊。

平生耐久朋,岁晚独此君。

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

纷纷桃李行,岂容托清尘。

退食静隐几,微风冷衣巾。

乃知王子猷,真是我辈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洪郎说着优雅的吴地方言,丝毫不逊于贺姓的季真。
推开窗户,清风和雾气涌进来,每天早晨都带来清新之气。
亲手种植了渭川的竹子,坐着面对北海的酒杯。
一生中能长久相伴的朋友,晚年只有这竹子为伴。
这竹子不能忽视,亲近起来也并不容易。
看着纷纷扬扬的桃花李花,怎能容忍它们玷污我的清高。
退下享用食物时,静静地坐在几案旁,微风吹过,衣巾也感到清凉。
这才明白王子猷的品格,他确实是我们的同类人。

注释

洪郎:指某位有才华的人。
雅吴语:典雅的吴地方言。
贺季真:可能是指历史上有才学的人物。
开轩:打开窗户。
渭川竹:渭川的竹子,象征高洁。
北海尊:北海的酒杯,代指饮酒。
耐久朋:长久相伴的朋友。
此君:此处指竹子,也可指知己。
王子猷:晋代名士,以超脱闻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惇所作的《清閟堂》,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出一种高雅淡泊的生活态度。首句“洪郎雅吴语,不减贺季真”赞美了主人的言谈举止,如同东晋名士贺循一般文雅。接下来,“开轩风烟上,爽气朝朝新”描绘了清閟堂的开阔视野和每日清晨的新鲜气息,体现了主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手栽渭川竹,坐对北海尊”两句,通过写主人亲手种植的竹子和对海景的欣赏,表达了主人的闲适与高洁。接着,“平生耐久朋,岁晚独此君”将竹子人格化,寓意主人在人世间寻找长久的知己,而竹子成为了他的陪伴。

“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可贵,既不易疏远又难以亲近,暗示了主人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以“纷纷桃李行,岂容托清尘”批评了那些世俗之人,表达了对清高品格的坚守。最后,“退食静隐几,微风冷衣巾”描绘了主人在宁静中品茗读书的生活画面,与王子猷(王徽之)的隐逸情怀相呼应,表明诗人认为主人具有王子猷一样的超脱与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清閟堂的环境和主人的品格,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情操的推崇。

收录诗词(51)

曾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一相庵

满山松竹翠成林,彷佛前身旧所临。

不分双旌杀风景,他年蜡屐再幽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谢景思少卿药寮二首(其二)

维摩示清羸,宴坐丈室中。

静观世上人,百邪所交攻。

我有一丸药,得之无是公。

人人各安乐,淡然心地空。

脱复未办此,济物存阴功。

南山千岁苓,托根万丈松。

下有青青草,其名为救穷。

愿君时举手,采取置药笼。

形式: 古风

题谢景思少卿药寮二首(其一)

先生数亩园,种药一何盛。

子知医国手,元自谙药性。

愚溪植仙毗,服食每自信。

伏波收薏苡,初不避谗柄。

牛溲马渤辈,并蓄用必慎。

我知若人心,欲了世閒病。

君非山中相,疑即句漏令。

问讯紫金丹,刀圭宜有赠。

形式: 古风

水龙吟.秋寿太守

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

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

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

况铃斋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昼。

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

主人来自,清都碧落,天香满袖。

寄语嫦娥,剩留清照,时为公寿。

恐明光诏下,翩然归去,试为霖手。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