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夜泊绍兴闻笛

月影碎中流。推篷客思悠。是谁家、人倚高楼。

笛里从来增别恨,况永夕、拥孤舟。折柳起边愁。

梅花落素秋。一声声、跌宕夷犹。

曲罢更阑星在水,听隐约、答渔讴。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这首清代薛时雨的《唐多令·夜泊绍兴闻笛》描绘了夜晚泊船绍兴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月影摇曳、流水潺潺,以及笛声的飘渺,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情的氛围。

"月影碎中流",以月影在水中破碎的意象,暗示着夜的静谧和水面的波动,也暗寓诗人内心的思绪纷飞。"推篷客思悠",推开船篷的动作,透露出游子在外的孤独与远方的思念。

"是谁家、人倚高楼",通过想象高楼之上有人倚窗远眺,笛声传来,增添了离别的哀愁。"笛里从来增别恨",进一步强调笛声所唤起的离别之苦。"况永夕、拥孤舟",长夜漫漫,诗人独自拥舟,更显其孤寂。

"折柳起边愁",借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表达边地的愁绪。"梅花落素秋",以梅花凋零的秋季景象,渲染凄凉的气氛。"一声声、跌宕夷犹",笛声起伏不定,如同诗人的心绪,难以平静。

最后,"曲罢更阑星在水,听隐约、答渔讴",曲终人散后,只有星星倒映在水面,远处传来渔夫的歌声,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伤的画面,诗人的情绪在寂静中得到了些许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通过月、笛、柳、梅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夜泊他乡的孤寂与离愁,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29)

薛时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

  • 字:慰农
  • 籍贯:安徽全椒
  • 生卒年:1818-1885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馀姚舟次

风叶飐秋声。凉逼疏篷渐不胜。

黯黯水荭花谢了,凄清。何处新歌唱采菱。

一曲一桥横。宵冷霜揩镜面澄。

罢钓渔翁无个事,閒评。几辈高风似子陵。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临江仙.自姚江回杭内子辈先已抵杭数日喜赋

倦客归来秋飒飒,乡音入耳分明。

相逢何暇叙离情。隔江风鹤警,戚里最心萦。

且喜双双儿女小,膝前团坐憨生。

为耶屈指说行程。烽连瓜步赤,山到虎林青。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金缕曲.偕内子泛湖

霜气澄秋潦。喜空明、水天一色,镜开清晓。

酒榼茶篮随意挈,买个船儿小小。

恰称我、一家舒啸。

湖外烟岚湖里树,衬楼台、金碧增奇巧。

铃塔影、翳斜照。愁眉到此应都扫。

泛中流、橹声摇曳,大开怀抱。

十载齑盐艰苦,共酬尔、溪山画稿。

试领略、天然佳妙。

俗状尘容须脱尽,有逋仙、冷抱梅花笑。

扶残醉,倚归棹。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东风第一枝.乙卯新正三日孝侯同年招作长夜之饮赋此

岭雪晴融,唐花暖放,咬春筵启初度。

选声宜趁新年,把盏喜联旧雨。

多君洒落,早准备、登坛旗鼓。

看布成、酒阵森严,蒸作满庭香雾。

难得是、抟沙再聚。何况是、岁朝佳序。

拨来内翰铜琶,和出杜娘金缕。

豪情绮习,争忍令、芳时孤负。

笑夜阑、扶醉归来,借尔玉堂莲炬。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