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留别季沧苇先生(其三)

昨冬堂堂岁欲徂,玉枪雪片椽烛粗。

春蚕食纸响不歇,倡予和女歌乌乌。

讵知一别即相见,陶陶孟夏重欢呼。

鸾飘凤泊辞乡国,索米不成饥亦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即将过去时的情景,诗人以"玉枪雪片"形容屋檐上的冰凌,形象生动。接着写到春天蚕儿吃桑叶的声音持续不断,伴随着男女们欢快的歌声"乌乌",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诗人感叹与朋友分别后不久又重逢,欣喜若狂,如同孟夏时节的热烈欢聚。

然而,接下来的"鸾飘凤泊辞乡国"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即使在寻求粮食困难的情况下,也表示只要有朋友相伴,饥饿也能忍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人际情感。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古歌留别季沧苇先生(其四)

主人饯客夜未终,乱鸦飒沓啼酸风。

腰下宝刀欲斫地,行间硬句真盘空。

男儿颠踣傥不死,负此一饭非英雄。

歌阑酒竭唾壶缺,大笑登车与君别。

形式: 古风

马殿闻筵上食河㹠作长句示湖中吴志伊诸子

东风吹雨磨作丝,青鸠飞上缃梅枝。

野夫懒惰何所作,食指不动如悬槌。

朱门设食并叶我,蹒跚肯俟细马骑。

江南二月縠纹滑,雏莺才唤苟出篱。

鹅肪鸡蹠色映碗,野鲜海蚕膏流匙。

鯸鲐出水倍隽永,汁滓点滴成玻璃。

吴娘作脍攘皓腕,霍若跨马黄鲜卑。

赪盘高堆春雪乳,霜刀乱剁轻红肌。

老饕据几便啖嚼,上客辍食频嗟咨。

俱言鲑肝药人物,脱复下咽难为治。

我时放箸大嗢噱,所见毋乃诚偏陂。

诸君浙产旧滨海,鲎帆蜑雨恒迷离。

雪山一片吼蛟沫,紫飓万斛腥龙漦。

红蚶绿蛎顿顿食,鱼叉苎网家家持。

胡为睹此便瑟缩,却当属餍翻然疑。

岂逢王郎惧水厄,或误尔雅笺蟛蜞。

君不见鸣钟列鼎具五毒,藿食亦复谁期颐。

侯鲭染指讵俊物,禁脔垂涎非可儿。

羊羹熊蹯召大衅,何地不愁人命危。

我生堕地负骨格,深爪出目鳞之而。

孱躯要与麒麟斗,虫豸琐屑何能为。

幡然进七不相劝,腹腴独飨惭吾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梅渊公画松为愚山先生赋

施侯沃我以绿雪,不数壑源鹰爪奇。

啜余示我一幅画,长松十丈纷离披。

牙须蚴蟉猛兕跳,鳞鬣蹙踏苍龙驰。

抹眵询问谁所作,乃克肖此形支离。

答言柏枧一诗老,两手惯放枯松枝。

五日十日画一本,波涛舂激鼪鼯悲。

昨蒙携画脱相赠,令我久看忘饥疲。

子之作诗兴颇王,亦如此翁作画时。

请为拗笔写长句,配此秃干苍茫姿。

嗟乎吾家松树老无比,三年偃蹇空园底。

何时秉耒去锄理,矮茅檐下拾松子,不尔身入画里。

形式: 古风

寄上柏乡魏贞庵先生

戊申蹑屩走碣石,公也正坐中书堂。

沙堤才下火城散,趣呼门士谭文章。

是年都城水大至,九门一望俱混茫。

忆公召饮恰七夕,浑河放溜声礌硠。

狂飙卷雨舞轩砌,树梢瓜蔓森开张。

我公挥麈坐自若,穿穴理窟雄辞场。

赋诗句必慑韩杜,阐性论足排荀扬。

顾谓小子汝可语,许汝负笈循我墙。

手书往复慰且诲,赫蹄每月盛一囊。

隆冬别公适梁宋,给我屝屦资我粮。

人生岁月算不得,破空乌兔何奔忙。

霍如庄叟快说剑,奋迅僄疾谁能当。

公归东山又十载,晞发暂驻恒山阳。

嗟予垂老倏遭际,献赋获缀鹓鸾行。

宣武门边赁老屋,与公旧邸还相望。

秋经向所命酒处,葡萄压架榴拆房。

佳节矧逢仍七夕,昔游瓜果真难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