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天清晓出南郊,鸡犬桑麻景物饶。
笑我未能乘驷马,浪吟聊寄灌江桥。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作者前往南郊的情景,沿途所见的宁静乡村风光,以及内心的轻松与自在。首句“碧天清晓出南郊”,以“碧天”和“清晓”渲染出一片清新宁静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在宁静中开始了一天的行程。“鸡犬桑麻景物饶”,通过“鸡犬”与“桑麻”的生活景象,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自然和谐与生机勃勃,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接下来,“笑我未能乘驷马”,一句看似自嘲,实则流露出作者对自身身份或地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这里的“驷马”通常指古代贵族出行时乘坐的四匹马拉的车,作者用此来反衬自己选择步行或骑马的方式,更倾向于亲近自然,享受旅途中的自由与乐趣。“浪吟聊寄灌江桥”,则是作者在行进途中即兴吟诗,以此寄托情感,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欣赏。整个诗句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真谛的深刻领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病卧蓼床欲断魂,花开花落自黄昏。
白云界限西河水,明月梅花梦扣门。
半生作事可天知,夜必焚香告所为。
云外高祠山水绿,青天琴鹤日相随。
浩荡乾坤白昼閒,数椽茅屋傍青山。
无忧仙子知何处,王母瑶池宴未还。
花压江城春日暄,一方按堵尽忻然。
万年桥下清清水,秋月光涵午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