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玄天师画降龙图

老龙不识天有数,刚要为霖触天怒。

天呼六丁驱下来,不容驻脚天街路。

雷神伐鼓云扬旗,火鞭乱打列缺驰。

海波起立一千丈,阳侯叫噪冯夷嘻。

泥鳅土蟮妖鬼技,侧睨坳洼务得志。

那知龙抱九土忧,弭角摧鳞潜出涕。

哀哉九土毛骨焦,虾蟆蜥蜴担工劳。

尔龙稳稳卧海窟,再莫多事生惊涛。

海中虽无五花树,海中绰有宽闲地。

朝吐扶桑白日光,暮吞细柳赪霞气。

我闻北周是太荒,一团阴气余无阳。

何不衔取玉烛上天去,晒破鳌足八极俱辉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淮的《张道玄天师画降龙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神话场景。诗中以老龙不识天数,试图行云布雨而触怒天庭为引子,展现了龙与雷神、云旗、火鞭等天神激烈冲突的情景。龙被驱赶,海浪翻腾,海中生物如虾蟆蜥蜴受苦,反映出天地间自然秩序的严酷。

然而,龙并未因此放弃,它深感大地之忧,含泪潜伏,表达出对众生的关怀。诗人借此寓言,批评了北周时期阴气过重,缺乏光明,呼吁龙将光明带到人间,象征着希望和改变。整首诗语言形象,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3)

王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舜举画花石子母鸡图

落红香散东风软,灵岩络翠苔纹浅。

闲庭昼永日当空,花影团团移未转。

两鸡不识春意佳,栖迟也傍庭前花。

父鸡昂然气雄壮,独立峰颠发高唱。

母鸡喈喈领七雏,且行且逐鸣相呼。

两雏依依挟母腋,母力已劳儿自得。

两雏啾啾趋母前,有如娇儿听母言。

两雏唧唧随母后,呼之不前不停口。

一雏引首接母虫,儿腹已饱母腹空。

嗟尔爱雏乃如此,不知尔雏何报尔。

钱翁摹此悦生意,我独观之暗流涕。

劬劳难报慈母恩,漂泊江湖复何济。

展图三叹重摩挲,鸡乎鸡乎奈尔何!

形式: 古风

刘阮天台谣

天台山,乃在钱塘之南,瓯越之间。

上有撑云挂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喷雪万仞深壑流潺湲。

银河倒泻石梁滑,自非仙风道骨谁能攀。

紫芝吹香绿烟暖,碧桃影锁青霞闲。

是为上清玉平洞天府,楼阁十二神仙寰。

中有绰约两姝子,玉为肌肤花为颜。

壶里乾坤贮甲子,鼎中龙虎烧灵丹。

彼美刘阮郎,采药于此携倾筐。

幽寻远去不知极,遂使归路迷羊肠。

载饥载渴日云暮,欲进不进徒徬徨。

且攀桃实当饥粮,且掬涧泉为渴浆。

一瓢何处忽流出,知有人家居上方。

再涉一水盘一冈,可人正见双姝行。

双姝笑相迎,喜气回春阳。

问郎来何晚,邀郎归洞房。

先呼小玉排金门,推锁窗,水晶钩挂珊瑚帐,云母屏开玳瑁床。

与郎夙世有缘契,愿郎结作双鸳鸯。

四邻仙客来相贺,手持七宝玻璃觞。

酌郎酒,劝郎尝,愿郎慎勿思故乡。

烧凤烛,坰龙香,五云绚烂流祥光。

青鸾歌,白鹤舞,金童吹箫玉女鼓。

胡麻饭,山羊脯,劝郎饱餐心勿苦。

尤云殢雨昏复晨,天家日月四时春。

翠禽何事苦饶隔,窗舌唤醒思归人。

郎思归心何切切,只为尘根难断绝。

留郎不住送郎行,袖罗掩面难为情。

携手行行出洞天,归寻旧迹都茫然。

但见崩城败郭惨淡照斜日,荒林故陇萧瑟凝寒烟。

甫欲询子孙,子孙已是七叶传。

甫欲询故人,故人枯骨消黄泉。

只道山中才半载,岂知世上成千年。

进无所依退无据,却忆仙家游乐处。

抚心惆怅欲往从,奈此万壑千峰隔云树。

仙姝有约不负人,到头毕竟还相遇。

何人貌此仙家踪,缟素淅淅回灵风。

黄绢索我写新句,惜无健笔为形容。

举头遥望天台路,赤城霞气横天东。

神仙之说未必无,但恨凡胎俗骨难轻逢。

形式: 古风

寄吴廷圭

雁叫新霜九月时,客边情况日凄其。

枯风败叶藤缠屋,细雨疏花豆压篱。

鸡嫩蟹肥村店酒,鹭闲鸥淡野桥诗。

待君流水柴门下,共醉斜阳倒接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东林山

具锦峰头搷下菰,睢雄树底数荣枯。

落花烟冷烧丹灶,芳草云深卖酒垆。

高塔守灯留独鹤,败祠衔鼓失群乌。

秋风一片榴皮迹,零落祇园壁上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