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出,普贤入,文殊水上穿靴立。

抬头鹞子过新罗,石火电光追不及。

形式: 偈颂 押[缉]韵

翻译

观音菩萨显现,普贤菩萨进入,文殊菩萨在水面穿靴站立。
抬头只见鹞鹰飞过新罗国,石火电光般的速度我们都追赶不上。

注释

观音:佛教中的慈悲女神。
普贤:另一位重要的菩萨,象征智慧和广大愿力。
文殊:智慧和善巧的象征。
水上穿靴立:形容文殊菩萨的奇特形象。
鹞子:一种小型猛禽。
新罗: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
石火电光:形容动作迅速如闪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尼法灯禅师创作的《偈》。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观音出,普贤入,文殊水上穿靴立" 一句,直接点出了三位重要的菩萨:观音、普贤和文殊。观音是慈悲为怀,普贤则是行愿圆满,文殊代表智慧。这里的“出”、“入”和“水上穿靴立”,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在精神世界中的不同活动状态,既展示了佛教中菩萨的多面性,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些神圣存在的深刻理解。

"抬头鹞子过新罗,石火电光追不及" 这一句,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心灵世界的迅速变化和不可预测。鹞子代表警觉与敏捷,它在新罗(可能指某个具体地点或隐喻)飞过,意味着思想和精神状态的转变之快;而“石火电光”则象征着突然、强烈且极其迅速的现象,如同灵感一闪乍现。这里,“追不及”,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速度的赞叹和无奈,同时也可能隐含着对生命中瞬息万变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佛教元素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学精髓的把握,也展示了其非凡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

尼法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寂偈

霜天云雾结,山月冷涵辉。

夜接故乡信,晓行人不知。

形式: 偈颂

浪淘沙令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谩留遗恨锁眉峰。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客馆叹飘蓬。

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

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沁园春.寿白侍从八十

表表耆英,松柏贞刚,冰霜洁清。

正持囊紫禁,急流勇退,步角巾绿野,闲处安身。

里社鸡豚,家山猿鹤,物我相忘法从荣。

东溪畔,似非熊尚父,在渭之滨。闲来袖手梅亭。

似桃李纷纷谷自春。

算高风难进,缙绅楷式,颓波屹立,乡曲仪刑。

厚德清名,疏星碧落,屈指如公今几人。

无他祝,但似山难老,镇压嚣尘。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忆少年

凄凉天气,凄凉院落,凄凉时候。

孤鸿叫斜月,伴寒灯残漏。落尽梧桐秋影瘦。

菱鉴古、画眉难就。重阳又近也,对黄花依旧。

形式: 词牌: 忆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