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宗放所作的《次宣州太守韵(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地方官员推行仁政、减轻百姓负担的赞赏。首句“肯将苛政削民庐”赞扬了官员愿意放弃严苛的政策,不再压榨人民的住房;“好把宽仁答乘舆”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以宽厚仁爱回应皇上的期待。接着,诗人通过“襦裤剩誇今日富,春秋欣见有年书”描绘了百姓生活的改善,衣食无忧,社会安宁,丰收的景象记录在册。
“门施水薤何须尔,庭卧桁杨只晏如”两句,诗人赞美了地方治理得当,连门前的水芹和庭院的横木都呈现出宁静安逸的氛围。最后,“拟颂中和献天子,鲰生无语却踌躇”表达了诗人想要歌颂这和谐景象并上奏朝廷的心愿,但又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不知如何恰当地表达这份赞美,流露出谦逊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地方官良好政绩的肯定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