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鸣夜,一点窗灯欲灭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心中思绪万千,写满了两张信纸,想要封起来却又反复阅读,犹豫不决。
五更时分,宫中的更漏刚刚响起,窗边的灯光也即将熄灭。

注释

心绪: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万端:形容思绪纷繁复杂。
书两纸:写了两张信纸,表示内容很多。
欲封:打算封起来,指完成书信。
重读:再次阅读,检查或回味所写的内容。
意迟迟:犹豫不决,心情拖延。
五声:古代计时方式,指五更,即凌晨3点左右。
宫漏:古代宫廷中用以计时的漏壶。
初鸣夜:开始报时的夜晚,暗示深夜或凌晨。
一点窗灯:窗户里微弱的灯光,象征夜深人静。
欲灭时:即将熄灭的时候,暗示夜已深或天快亮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夜晚场景,诗人在长夜之中,手执书信,心绪万端,却又有些犹豫不决,意图重读却总是迟疑不前。五声宫漏初鸣,表明时间已近凌晨,而一点窗灯欲灭时,又透露出一种时间的紧迫感和光阴的短暂。

诗中通过对夜晚氛围的描绘,以及书信未决的情状,传达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这里的“书两纸”可能是诗人与友人元九之间的情谊交流,也许包含了对友情、生活或政治的某种思考和表达。

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文风著称,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善于通过日常琐事抒发深层情感的特点。同时,作为唐代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作品往往能够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出独到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禁中闻蛩

悄悄禁门闭,夜深无月明。

西窗独闇坐,满耳新蛩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蓝桥驿见元九诗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酬王十八见寄

秋思太白峰头雪,晴忆仙游洞口云。

未报皇恩归未得,惭君为寄北山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酬王十八李大见招游山

自怜幽会心期阻,复愧嘉招书信频。

王事牵身去不得,满山松雪属他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