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忠公

未除妖气斗牛閒,一夜长星落将坛。

天意欲将全节畀,人心无柰此时寒。

断头那肯降朱泚,血指谁思灭贺兰。

立尽太行山上石,我公忠烈不容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刚忠公的形象,展现了其坚定的忠诚与不屈的精神。首句“未除妖气斗牛闲”,以“斗牛”象征天象,暗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妖气弥漫,而刚忠公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坚守岗位,未除妖气,表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夜长星落将坛”,描述了刚忠公在夜晚面对危机时的英勇行为,一颗长星陨落在军营中,可能象征着他的英勇事迹被铭记,或是预示着他即将面对的重大挑战。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氛围感和戏剧性。

“天意欲将全节畀,人心无柰此时寒。”表达了对刚忠公忠诚品质的认可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所面临的困境和艰难处境,尽管外界环境寒冷,但他的内心却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断头那肯降朱泚,血指谁思灭贺兰。”这两句直接赞扬了刚忠公的忠诚和勇敢,即使面临死亡威胁,也不愿意投降敌人,更不会忘记消灭危害国家的敌人。这种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决心,是古代忠臣义士的典型形象。

“立尽太行山上石,我公忠烈不容刊。”最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刚忠公的忠诚和坚毅,即使历经千辛万苦,也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其忠诚和烈性如同太行山上的岩石一般不可磨灭。整首诗通过对刚忠公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忠诚、勇敢、牺牲精神的高度颂扬,以及对理想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同济之游百家岩怀郭延年右感

雨晴闲向百岩游,今古都成一段愁。

老衲解回山下虎,真人跨入洞中牛。

水流花落三春暮,鸟没云沉万事休。

有道碑前空堕泪,往来谁复共仙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辛丑中秋夜与用亨汉臣济之君祥子昂仲宽及诸同志聚饮于学宫阴不见月(其一)

节物相催近觉频,胜游携酒意何勤。

几人白发对明月,万里青天愁片云。

袅袅风高秋已半,厌厌客醉夜将分。

督邮气味从来恶,今日尊前也献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辛丑中秋夜与用亨汉臣济之君祥子昂仲宽及诸同志聚饮于学宫阴不见月(其二)

莫嫌胜日燕游频,且慰寒窗力学勤。

白也停杯将问月,退之利剑欲开云。

清光难比秋三夜,痛饮何辞酒百分。

况在頖宫思乐地,与君共采水中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别曹汉卿

马上功名柰老何,出门无地不风波。

凭谁试著回天力,有客空挥却日戈。

青眼乍惊行处少,赤心常笑话中多。

愁人近亦无肠断,又听离筵送别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