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对先父所爱之马的追忆与悼念。诗中通过对马的外貌、性格以及与先父之间深厚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超越物种界限的深厚情谊。
首句“先君所乘马,其色白于银”开篇即点明了马的高贵与纯洁,以“白于银”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马的毛色之白,如同白银般耀眼。接着,“磊落龙之种,权奇世共珍”进一步强调了此马的非凡血统和独特魅力,它不仅拥有龙一般的高贵气质,更是世间罕见的珍宝。
“独嘶如想望,久步见精神”通过马的嘶鸣和步伐,展现了它孤独而坚韧的个性,仿佛在诉说着对主人的思念与忠诚。接下来,“方目照代夜,拳毛刷渭津”则描绘了马在夜晚明亮目光下的英姿,以及其毛发在渭水边的轻拂,展现出马的优雅与力量。
“鬣寒如拥浪,蹄駃不惊尘”通过马鬃随风飘动如海浪般的景象和蹄下尘土不惊的细节,进一步刻画了马的威武与沉稳。最后,“潦倒已伏枥,苍黄仍借人”表达了马虽年老体衰但仍忠心耿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为主人服务的情景。
“俄传弊帷信,无复锦蒙亲”则是对马因病寄居他人马厩后不幸去世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得知消息时的震惊与悲痛。“倚棹思神骏,萧然泪洒巾”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马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通过“倚棹”这一动作,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泪洒巾巾,表达了对逝去的马的无限哀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一匹马与主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不仅赞美了马的高贵品质,更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超越生死的情感纽带,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