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之爱马以病寄他厩今死矣

先君所乘马,其色白于银。

磊落龙之种,权奇世共珍。

独嘶如想望,久步见精神。

方目照代夜,拳毛刷渭津。

鬣寒如拥浪,蹄駃不惊尘。

潦倒已伏枥,苍黄仍借人。

俄传弊帷信,无复锦蒙亲。

倚棹思神骏,萧然泪洒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对先父所爱之马的追忆与悼念。诗中通过对马的外貌、性格以及与先父之间深厚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超越物种界限的深厚情谊。

首句“先君所乘马,其色白于银”开篇即点明了马的高贵与纯洁,以“白于银”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马的毛色之白,如同白银般耀眼。接着,“磊落龙之种,权奇世共珍”进一步强调了此马的非凡血统和独特魅力,它不仅拥有龙一般的高贵气质,更是世间罕见的珍宝。

“独嘶如想望,久步见精神”通过马的嘶鸣和步伐,展现了它孤独而坚韧的个性,仿佛在诉说着对主人的思念与忠诚。接下来,“方目照代夜,拳毛刷渭津”则描绘了马在夜晚明亮目光下的英姿,以及其毛发在渭水边的轻拂,展现出马的优雅与力量。

“鬣寒如拥浪,蹄駃不惊尘”通过马鬃随风飘动如海浪般的景象和蹄下尘土不惊的细节,进一步刻画了马的威武与沉稳。最后,“潦倒已伏枥,苍黄仍借人”表达了马虽年老体衰但仍忠心耿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为主人服务的情景。

“俄传弊帷信,无复锦蒙亲”则是对马因病寄居他人马厩后不幸去世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得知消息时的震惊与悲痛。“倚棹思神骏,萧然泪洒巾”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马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通过“倚棹”这一动作,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泪洒巾巾,表达了对逝去的马的无限哀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一匹马与主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不仅赞美了马的高贵品质,更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超越生死的情感纽带,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重过句章郡

曾随使旆此东归,日日登临到落晖。

畴昔侍行犹总角,如今重过合沾衣。

窥鱼翠碧忘形坐,趁伴蜻蜓照影飞。

风物依然皆自得,岁华飘忽赏心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晚出润州东门

京口古雄处,昔年尝此过。

风流看石兽,人事共江波。

河转路疑尽,日斜山更多。

城楼郁天半,回首恣吟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无锡惠山寺

寺古名传唐相诗,三伏奔迸予何之。

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走凉参差。

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

二边羌胡日斗格,释子宴坐殊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吴江亭

气象清雄天与邻,世间不合有埃尘。

拟将累句酬佳景,只恐江山解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