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杜门成白首,湖上寄生涯。
秋草芜三径,寒塘独一家。
鸟归村落尽,水向县城斜。
自有东篱菊,年年解作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心志。
“杜门成白首”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与生命老化的过程,“杜门”指的是庭院之门,而“成白首”则是头发变白的比喻,表明诗人已经年迈。
“湖上寄生涯”表现了诗人选择在大自然中寻找安身立命的地方,"寄生涯"意味着暂时栖息,未必长久,但也显示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秋草芜三径,寒塘独一家”则深化了这种隐逸之情。诗人不仅栖身于自然,更与自然融为一体。"秋草"和"寒塘"构成了一个寂静而冷清的画面,而"独一家"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独立。
“鸟归村落尽,水向县城斜”进一步描绘了这样的景象。日暮时分,鸟儿纷纷归巢,只有诗人所处之地显得格外宁静,而那流向远方的河水,则似乎在指引着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道路。
最后,“自有东篱菊,年年解作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与美丽的赞叹。"东篱菊"是隐逸生活中的小确幸,而这菊花每年依旧绽放,似乎在向诗人展示着一种超越时间、坚持自我本真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以及他对于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何事东南客,忘机一钓竿。
酒香开瓮老,湖色对门寒。
向郭青山送,临池白鸟看。
见君能浪迹,予亦厌微官。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捲,秋来芳草自为萤。
只见山相掩,谁言路尚通。
人来千嶂外,犬吠百花中。
细草香飘雨,垂杨闲卧风。
却寻樵径去,惆怅绿溪东。
白首此为渔,青山对结庐。
问人寻野笋,留客馈家蔬。
古柳依沙发,春苗带雨锄。
共怜芳杜色,终日伴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