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

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

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

月期花信尚参差,功名更难卜。

何事四时俱好,□一杯一曲。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翻译

风雨交加的中秋夜晚,面对画帘后的银色蜡烛,心中充满愁绪。
此刻更是时令已晚,错过了重阳赏菊的好时光。
连月圆花开花落的时间都不一致,追求功名的道路更加难以预料。
为什么每个季节都有美好,却只能借酒消愁,弹奏一曲以抒发心声。

注释

风雨:形容天气恶劣,风雨交加。
画帘:装饰有图案的窗帘。
金菊:秋季盛开的菊花,象征重阳节。
月期花信:指月亮的盈亏和花开的时间,象征自然规律。
功名:指追求的名誉和地位。
□一杯一曲:空白处可能表示饮酒或演奏音乐,用来排解愁绪。

鉴赏

这首宋词《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诗人中秋节和重阳节两个传统佳节未能赏月赏菊的遗憾心情。"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通过风雨交加的环境和室内银烛的微光,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月圆人未圆的深深感慨。"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进一步强调了节日的失落感,因为不仅中秋无月,连重阳的菊花也未能观赏。

"月期花信尚参差,功名更难卜",诗人借月圆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暗示人生的起伏不定,自己的功名前程更是难以预料,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何事四时俱好,□一杯一曲",诗人以无奈的口吻问道,为何美好的时节却不能带来相应的快乐,只能借酒浇愁,以音乐排解内心的苦闷。

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挫折时的无奈与寂寥,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

归路苦无多,正值早秋时节。

应是画帘灵鹊,把归期先说。

就中风送马蹄轻,人意渐欢悦。

此夜醉眠无梦,任西楼斜月。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南都寄历下人

丝管闹南湖,湖上醉游时晚。

独看小桥官柳,泪无言偷满。

坐中谁唱解愁辞,红妆劝金盏。

物是奈人非是,负东风心眼。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安公子.和次膺叔

少日狂游好。阆苑花间同低帽。

不恨千金轻散尽,恨花残莺老。

命小辔、翩翩随处金尊倒。从市人、拍手拦街笑。

镇琼楼归卧,丽日三竿未觉。迷路桃源了。

乱山沈水何由到。拨断朱弦成底事,痛知音人悄。

似近日、曾教青鸟传佳耗。学凤箫、拟入烟萝道。

问刘郎何计,解使红颜却少。

形式: 词牌: 安公子

安公子.送进道四弟赴官无为

柳老荷花尽。夜来霜落平湖净。

征雁横天鸥舞乱,鱼游清镜。

又还是、当年我向江南兴。移画船、深渚蒹葭映。

对半篙碧水,满眼青山魂凝。一番伤华鬓。

放歌狂饮犹堪逞。水驿孤帆明夜事,此欢重省。

梦回处、诗塘春草愁难整。官情与、归期终朝竞。

记它年相访,认取斜川三径。

形式: 词牌: 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