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荷诗

秋衣行欲制,风盖渐应欹。

若有千年蔡,须巢但见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庾信的作品,反映了古人对待自然、生活的一种态度和情感体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秋天氛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短暂、物是流移的深刻领悟。

首句“秋衣行欲制”,描写的是秋季来临,人们正准备制作冬日所需的衣服。这里,“行”字意味着即将到来的季节活动,“制”则是指做衣服的动作。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时序更迭和人类对自然规律的适应。

接着,“风盖渐应欹”,“风盖”二字生动形象,描绘秋风轻拂过树叶的声音,而“渐应欹”则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情态。诗人通过这两句,不仅刻画了秋天的景色,也传递出一种对生活既有准备又泰然处之的哲学。

第三句“若有千年蔡”,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情境,意指如果有持续千年的岁月,那么生命和物象都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这里,“千年蔡”一词暗示了时间的长久与无穷,同时也勾勒出古人对永恒与变迁的思考。

最后一句“须巢但见随”,则是说在这不断流转的世界中,所谓的成就和功业最终不过是被风尘掩埋。诗中的“须”字意味着轻轻地,“巢”字则象征着聚积,而“但见随”四字,则表达了一种物是无常、功过必弃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学家们对于宇宙与人类命运的思考,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赋得鸾台诗

九成吹玉琯,百尺上瑶台。

能将秦女去,终是凤凰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赋得集池雁诗

逢风时迥度,逐侣乍争飞。

犹忆方塘水,今秋已复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道士步虚词十首(其一)

浑成空教立,元始正图开。

赤玉灵文下,朱陵真气来。

中天九龙馆,倒景八风台。

云度弦歌响,星移空殿回。

青衣上少室,童子向蓬莱。

逍遥闻四会,倏忽度三灾。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道士步虚词十首(其二)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遥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

上元应送酒,来向蔡经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