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

池塘春欲暮,散漫复霏微。

未得为萍去,先来作雪飞。

带泥粘燕嘴,和雨点人衣。

乡晚东风急,飘零无所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杨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花在春日池塘边的飘零之态,充满了季节变换的哀愁与自然界的生动景象。

首句“池塘春欲暮”,点明了地点与时间,春意渐浓,池塘边的景色即将进入暮春时节,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散漫复霏微”描绘了杨花随风飘散的情景,它们既不集中也不整齐,而是轻盈地、若有若无地在空中飘荡,展现出一种自由而又孤独的美。

“未得为萍去,先来作雪飞。”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杨花比作未有机会成为浮萍便已如雪花般飞舞,表达了杨花虽轻盈却也无处安身的无奈与悲哀。同时,这种比喻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带泥粘燕嘴,和雨点人衣。”进一步描绘了杨花的飘落情景,它们不仅在空中舞蹈,还与泥土、雨水交织在一起,落在燕子的喙上,打湿了行人的衣裳,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活气息。

最后,“乡晚东风急,飘零无所归。”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杨花在晚春东风中四处飘零,最终却无处可归的命运。这不仅是对杨花本身的写照,也是对所有漂泊无依、追寻归属感的人们的深刻同情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杨花在春末夏初时节的独特风貌,以及其所蕴含的生命哲理,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19)

善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 字:无住
  • 号:云屋

相关古诗词

送白云之鄞

泽国东南郡,迢迢接会稽。

人烟逢海断,山木与云齐。

夜汲分波月,晨征候店鸡。

却愁孤锡返,草暗竹房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岁晚二首(其一)

兰若依城市,萧条门巷深。

夜阑春漏断,窗近晓寒侵。

书幌无灯火,禅堂有磬音。

几番清梵罢,红日上遥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岁晚二首(其二)

陋巷寡轮鞅,开门对翠屏。

冰销春水绿,云尽晚山青。

袅袅来孤篴,荧荧见小星。

乱鸦栖已定,犹自步閒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蟋蟀

西风吹蟋蟀,切切动哀音。

易入愁人耳,难惊懒妇心。

寒灯孤馆外,秋雨古城阴。

听极无由寐,终宵费苦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