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次韵张以道.鹿亭

双鹿处岩隈,似有人性灵。

山童自驯扰,俗客必心惊。

循除水濈濈,竹暗藏幽亭。

有时带露归,濈濈身有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鹿景。首句“双鹿处岩隈”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隐秘的山林深处,两只鹿栖息在岩石的隐蔽之处,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接下来,“似有人性灵”一句,赋予了鹿以人的情感,暗示着它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与人类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神秘联系。

“山童自驯扰,俗客必心惊。”这里通过对比山中的孩童与世俗的访客,展现了鹿与自然环境的亲近与鹿对人的不同态度。山中的孩子或许早已习惯了与鹿相处,而世俗的客人则因鹿的存在而感到惊奇甚至有些惶恐,这种对比突出了鹿在自然中的自在与神秘。

“循除水濈濈,竹暗藏幽亭。”诗人接着描述了鹿所处环境的另一面——一条潺潺流水环绕,竹林深处隐藏着一座幽静的亭子。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鹿可能经常光顾的地方,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空间。

最后,“有时带露归,濈濈身有青。”这句话描绘了鹿在清晨带着露珠归来的情景,其身体上沾满了露珠,显得格外清新。这不仅表现了鹿的生活习性,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鹿及其生活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走笔次韵张以道.樊榭

何年樊仙翁,踞此作云榭。

境胜唯清凉,寒燠匪冬夏。

俯观尘世人,杳在万仞下。

渐次入真境,还如倒食蔗。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走笔次韵张以道.潺湲洞

万派漱寒玉,及此犹潺湲。

临流觌毛发,体粟生轻寒。

馀波荡尘氛,一洗清尘寰。

观澜得妙理,用处心常閒。

形式: 古风

走笔次韵胡中方赏丹桂之什

粟蕊抟金叶凝碧,独在秋林逞颜色。

岂知东溟史氏居,别有奇标人不识。

嫦娥侍女盈万千,一一姿貌皆无前。

为厌此花忒淡薄,渥丹乞与春争妍。

媒滋燕脂霜染茜,殖根只向广寒殿。

几尘俗韵不可干,清凉唯许金风扇。

何年移到蓬莱乡,钜万索直谁敢偿。

盘纡栏槛久不曜,一日名飞群国香。

豪贵争看期缩地,载酒迟来烦鼓吹。

园丁闻之竞采撷,夜深不使花神睡。

接枝换骨离四明,飘飘爽气排妖氛。

遂令禁篽成真赏,馀馨剩馥常氤氲。

芙蓉寒菊不足数,包羞正似无盐女。

从渠摇落动秋声,独步唯兹遍寰宇。

我尝对此倾葵金,却思四海状元心。

殷勤劝花宜且住,寒士人人折得去。

形式: 古风

赠别王虚中平江赡军

爱子诗无敌,清新日造微。

解颜方一笑,折柳遽成归。

苏馆凝香重,松江脍玉肥。

是中如得句,无惜寄柴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