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河吊三忠祠

白沟河上夕阳时,下马荒原吊古祠。

北渡中宵悲扼吭,南冠孤愤漫题诗。

鬼谋曹社家同破,龙去崖山事不支。

太息残碑焚野火,六陵荒草共凄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白沟河吊三忠祠》是清代诗人金志章所作,通过描绘白沟河畔夕阳下的场景,以及对荒原中古祠的凭吊,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深沉感慨与哀思。

首联“白沟河上夕阳时,下马荒原吊古祠”,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苍凉的画面: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白沟河上,诗人骑马来到荒原,面对着古祠,停下脚步,进行凭吊。这一句不仅渲染了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悼之情。

颔联“北渡中宵悲扼吭,南冠孤愤漫题诗”,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这里提到的“北渡”和“南冠”分别指代北方和南方的战事,诗人深夜北渡,心中满是悲痛与愤慨,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孤独与不满。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颈联“鬼谋曹社家同破,龙去崖山事不支”,将目光转向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里提到的“鬼谋曹社”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阴谋或决策失误,“龙去崖山”则可能指的是南宋末年崖山海战的失败,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灭亡。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决策失误和国家衰落的惋惜与反思。

尾联“太息残碑焚野火,六陵荒草共凄其”,以“太息”表达深深的叹息,面对残破的碑文和被野火烧过的痕迹,诗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最后,将目光投向六陵(可能指多个陵墓),荒草覆盖,一片凄凉,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白沟河畔夕阳、荒原、古祠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感和哲理性,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2)

金志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黑峪

盘盘鸟道上青云,峻坂危坡路不平。

入险横穿豺虎窟,凌虚俯瞰鹗雕群。

三关形胜凭高尽,二水波涛出塞闻。

极目长城回望处,河边饮马汉家军。

形式: 七言律诗

二十四矶

惊涛如雪溅长空,峭石崚嶒讶鬼工。

二十四矶帆侧过,不知身坐浪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鹧鸪塘

客情乡思总凄迷,睡起篷窗日欲西。

忽听一声行不得,鹧鸪塘外鹧鸪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郭林宗墓

知人荐士缅遗踪,此日经过马鬣封。

一木势难支大厦,六《屯》祸不及潜龙。

登仙只合同元礼,表墓宁须藉蔡邕。

更有申屠共标格,高风树屋独名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