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辛十七作尉盐城

少年嘉誉冠诸生,白首青衫仅有成。

千里辛勤州县职,一觞凄惨里闾情。

家临颍水花催发,柳绕长堤絮扑行。

寸禄折腰何必去,道存心在即渊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少年时的他声誉出众,超越同辈,但到老来却只有一身青衫功名。
他在千里之外辛勤工作,担任地方官员,一杯酒中满含对乡亲们的悲凉情感。
他的家靠近颍水,花开之时更显凄凉,柳絮飘飞,环绕长堤,如同他的心境。
即使微薄的俸禄让他弯腰屈服,又何必离开?只要道义犹在,心中有志,就如同陶渊明一样自在。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期。
嘉誉:美好的赞誉。
冠:超过。
诸生:同辈学生。
白首:老年。
青衫:古代学子或低级官吏的服装。
仅有成:仅有的成就。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州县职:地方官职。
一觞:一杯酒。
凄惨:悲伤凄凉。
里闾:乡里,邻里。
临:临近。
催发:催促开放。
絮扑行:柳絮随风飘散。
寸禄:微薄的俸禄。
折腰:弯腰,表示屈服。
去:离开。
道存:道义存在。
心在:心中有志向。
渊明:陶渊明,东晋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送辛十七作尉盐城》,表达了对友人辛十七赴任盐城尉的感慨与祝愿。首句“少年嘉誉冠诸生”,赞扬了辛十七年轻时就享有优异的声誉,才学出众。然而,“白首青衫仅有成”,暗示了辛十七一生仕途坎坷,直到老年才在地方官职上有所成就。

“千里辛勤州县职”描绘了辛十七即将面对的遥远而艰辛的基层官吏生涯,他将付出极大的努力。接下来,“一觞凄惨里闾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辛十七在民间任职时可能遭遇的清苦和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离别时的感伤。

“家临颍水花催发,柳绕长堤絮扑行”通过景物描写,寓言了友人即将离开的家乡,春天的花开催促着他的行程,而柳絮飘飞则象征着离别的愁绪。最后两句,“寸禄折腰何必去,道存心在即渊明”,劝慰辛十七不必过于追求微薄的俸禄,只要坚守道义,保持内心的高洁,就如同古代隐士陶渊明一样,即使在平凡的职位上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鼓励,也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的期许和对仕途沉浮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河秘校鬲主簿良原

平时太学客,文藻士林传。

憔悴尚一邑,声名空十年。

风烟长夏始,关塞浊泾前。

莫作归来叹,将军好荐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思上人南归

尘埃不可久,归卧故山秋。

荣利非其好,风骚得所求。

晨征随社燕,夜宿近江鸥。

闻子禅林胜,它年一系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洵阳王令之官

离马嘶高树,郊原夏景深。

还持长者政,往慰远人心。

种黍侔千户,张鱼盛百金。

江山永嘉咏,时寄草堂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晁怀州学士(其二)

退传清门世有才,使君嘉誉蔼中台。

未甘文墨工彫篆,聊取圭符试剸裁。

垄上劝耕春晼晚,山前闻笛月徘徊。

明朝建隼临长道,回首仙庐拂斗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