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不绝

邻巷相见语,兹农薄收成。

何缘累旬日,箫鼓未绝鸣。

东家男已长,西家女将行。

羔雁来问吉,鸡豚往通名。

置宴召宾侣,责逋急官征。

斛粟易百钱,入坐恐未盈。

花颜照四席,典客稽考明。

布帛身不著,妻子徒力耕。

违俗惧乖义,先王近人情。

歌管沸两耳,中心悁且惊。

但见蚁杯绿,不知鲂尾赪。

凭君听箫鼓,中有劳者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农事与婚嫁习俗的交织,以及农民生活的艰辛与社会压力的重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邻里间的互动、婚嫁的筹备、经济的压力、以及对传统礼俗的遵循。

首句“邻巷相见语,兹农薄收成”,开篇即点出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农事收成不佳,邻里间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接下来,“何缘累旬日,箫鼓未绝鸣”则描绘了婚嫁季节的热闹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农村社会在喜庆与哀愁之间的复杂情感。

“东家男已长,西家女将行”描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与婚嫁的准备,体现了家族传承与社会秩序的延续。“羔雁来问吉,鸡豚往通名”则进一步展示了婚嫁习俗的繁复与庄重,从送礼到报备,每一步都充满仪式感。

“置宴召宾侣,责逋急官征”揭示了婚宴的举办与日常生活的压力,宴请宾客的同时,还需应对官府的赋税催征,凸显了农民在社会体系中的被动与挣扎。“斛粟易百钱,入坐恐未盈”形象地描绘了粮食价格的高昂与家庭收入的微薄,反映出经济困境的严峻性。

“花颜照四席,典客稽考明”描绘了婚宴上的欢愉场景,然而“布帛身不著,妻子徒力耕”则揭示了表面繁华背后,农民自身生活条件的匮乏与辛劳。“违俗惧乖义,先王近人情”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对人性关怀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道德伦理的追求。

最后,“歌管沸两耳,中心悁且惊”描绘了音乐与喧嚣带来的暂时忘却,而“但见蚁杯绿,不知鲂尾赪”则以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双重困境。“凭君听箫鼓,中有劳者声”则以呼吁的方式,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与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明代乡村社会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经济压力以及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收录诗词(731)

石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怨歌行

珠人本中国,万里向海陬。

结网沈洪波,深入鼋鼍湫。

珊瑚由寸积,骊龙不易求。

百死冒霜雾,累年被淹留。

举手得夜光,宝树照斗牛。

三献入汉庭,声名动九州。

日往岁亦徂,忽生瑕颣忧。

长恐弃道侧,勤苦不能酬。

岂惜寒与饥,惧贻重宝羞。

中夜起长叹,泪下如泉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春日即事

林塘鸣春鸠,忽忽过谷雨。

繁红多辞柯,绿甲半出土。

鱼欣荷钱青,鸟悦石发古。

凌云思高台,对日作独舞。

为生良支离,被命孰伛偻。

悠然东风来,兀坐听杜宇。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夜渡滹沱

西日光已微,跨马出村境。

唧唧林鸟鸣,仰见河汉影。

南巡古堤麓,地峻行屡警。

踏软知近沙,野阔夜逾静。

谁将笙歌耳,复听秋虫哽。

万事倏春梦,对此山河永。

惊波啮断岸,跳梁老鱼猛。

星斗摇长练,薄吹搜鬓颖。

鼓枻歌沧浪,怀人忆千顷。

遥望城西门,熠熠烟火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蚤起

城阴苦寒冱,积雪冬未消。

日夕人马驰,流尘乱琼瑶。

抱志谅犹洁,凌风讵能飘。

徒然漾空月,皎皎射窗绡。

野客官大都,鸡鸣候晨朝。

卧闻车毂声,轧哑上干霄。

起披黑貂裘,启明正摇摇。

竦踊不能寐,曳佩趋午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